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旁 → 傍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旁听(旁聽)  拼音:páng tīng
1.听入其他声音。《红楼梦》第四八回:「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又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閒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2.在会议或法庭,列席听讲而没有发言权,称为「旁听」。如:「昨天我到法庭去旁听法官审案。」
3.非正式学生而随班听课。如:「你有没有兴趣去旁听艺术概论这门课?」
《國語辭典》:旁听席(旁聽席)  拼音:páng tīng xí
在会议厅和法庭内,特为旁听者专设的坐席。如:「旁听席的听众请肃静。」
《國語辭典》:侧闻(側聞)  拼音:cè wén
从旁听得。《列子。天瑞》:「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國語辭典》:侧听(側聽)  拼音:cè tīng
1.倾耳而听。《文选。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之二》:「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2.偷听。《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汉。郑玄。注:「嫌探人之私也。」
《国语辞典》:仄闻(仄闻)  拼音:zè wén
从旁听得。《汉书。卷四八。贾谊传》:「仄闻屈原兮,自湛汨罗。」
分类:旁听
《国语辞典》:公开审理主义(公开审理主义)  拼音:gōng kāi shěn lǐ zhǔ yì
法院审判时,一任当事人、诉讼关系人以外的第三人到场旁听的主义。
《漢語大詞典》:陪堂生
元 代国子监正科学生以外的旁听生。元史·仁宗纪一:“朕今亲定国子生额为三百人,仍增陪堂生二十人,通一经者,以次补伴读,著为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