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486—1541或1544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全粤诗·卷一九○
方献夫(?—一五四四年),字叔贤。南海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改庶吉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进员外郎。与主事王守仁论学,悦之,遂请为弟子。寻谢病归,读书西樵山中者十年。嘉靖改元,还朝,道闻大礼议未定,草疏具见。由是荷帝眷。寻进少詹事,谢病去。六年,与同里霍韬并被召,修《明伦大典》。寻命署大理寺事,拜礼部右侍郎,仍兼学士,代桂萼为吏部左侍郎,复代为礼部尚书。《明伦大典》成,加太子太保,晋吏部尚书。两疏引疾,报允,犹虚位以待。十年,召还,献夫以疾辞。及使命再至,云将别用,乃就道。至都,命以故官,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居职二载,三疏引疾,许之。家居十年卒,赠太保,谥文襄。著有《西樵遗稿》八卷。方献夫诗,以清康熙三十五年方林鹤刻本《西樵遗稿》为底本,参校清温汝能《粤东诗海》所选献夫诗。
维基
方献夫(1485年—1544年),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广东南海县(今广东省佛山市)人,祖籍福建莆田,弘治乙丑进士,嘉靖间累官至内阁首辅、礼部尚书。方献夫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进士,改庶吉士,乞归养母。不久母丧丁忧。正德年间,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升吏部员外郎。曾拜主事王守仁为师。不久,因病归乡,在西樵山中读书十年。明世宗即位,方献夫在“大礼议”期间支持世宗立生父为皇考,受重用为侍讲学士,成为朝臣众矢之的。嘉靖四年(1525年),方献夫升任詹事府少詹事,然而终不自安,借病辞职归乡。嘉靖六年(1527年),召修《明伦大典》,随后命署大理寺事。同年九年,升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直经筵日讲官。又代替桂萼为吏部左侍郎,升任礼部尚书。《明伦大典》书成,加封太子太保,后辞官举荐梁材、汪鋐、王廷相,而自己隐居西樵山,搆筑石泉精舍,“藏书甚富。”,讲学于石泉书院。嘉靖十一年(1532年),重新起用担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辅政。此后吏部尚书王琼去世,方献夫掌管吏部。之后再次被弹劾离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去世,赠太保,谥文襄。

人物简介

维基
方召南(1493年—1532年),字文化,号为齐,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明朝进士。由国子生中式丙子科(1516年)福建乡试第九名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三百十六名,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进士。观礼部政,未任职即卒。
方孟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方孟缙,字文卿,江西南昌府武宁县人,民籍。江西乡试第一百六十三名。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第二甲第七十一名进士。授刑部主事。
方文耀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方文耀(?—1644年),字怀怙,福建云霄阳霞人,迁居龙溪县十一都石码登第社。崇祯庚辰进士。官至河间府知府。崇祯十三年(1640年),登庚辰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崇祯十六年(1643年)任直隶河间府知府。李自成大军破城,方文耀不屈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2—1669 【介绍】: 明末清初安徽桐城人,字尔止,一名一耒,号明农,一号峹山。明诸生。与复社、几社诸名士友善。入清,隐居南京。工诗。有《峹山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六
方文,又名一来,字尔止,一字明农,桐城人。明诸生。有《涂山集》。
人物简介
方文,字尔止,桐城人,崇祯诸生,顺康间隐居,有《嵞山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方文雄(?~?),凤山县监生。〖参考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以下作品录自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又载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黄美娥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淳安人,字若文,一字文辀,号朴山。方士颖子。康熙五十四年进士,官丰润知县,被议归。淹贯经史百家,于汉儒笺注,尤能指其讹舛。工古文,与方苞并称。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应。有《集虚斋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七
方楘如,字文辀,号朴山,淳安人。康熙丙戌进士,官丰润知县。有《集虚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孟亭。雍正八年进士。授山西太原知县。尝知隰、平定二州。隰民有素食号为大乘教者,浩召至庭,啖以酒肉,人莫知其故。其后逮捕大乘教人连数郡,而隰民独免。累迁江西吉南赣道,坐事罢。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
方浩,字文涛,休宁人。有《恭寿堂仅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