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方口
唐书娄师德传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老子内传鹤发龙颜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
分类:方口
《国语辞典》:面方口阔(面方口阔)  拼音:miàn fāng kǒu kuò
形容人的相貌脸宽嘴大。《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视其人,身长八尺,面方口阔。」也作「面阔口方」。
分类:相貌
《國語辭典》:南音  拼音:nán yīn
1.泛指南方的音乐或口音。《文选。张衡。南都赋》:「帝王臧其擅美,咏南音以顾怀。」《文选。左思。吴都赋》:「登东歌,操南音。」
2.一种曲艺。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以木鱼书、龙舟歌为基础,吸收扬州弹词等曲种的音乐发展而成。有百年历史,以清唱为主。唱词多七字句,格律严谨,唱腔悠扬婉转,旋律优美。传统曲目以客途秋恨最著名。
《國語辭典》:土音  拼音:tǔ yīn
地方口音、乡音。唐。萧颖士舟中〉诗:「但见土音异,始知程路长。」
《漢語大詞典》:蛮音(蠻音)
南方口音。北齐书·陆法和传:“又 法和 平常言若不出口,时有所论,则雄辩无敌,然犹带蛮音。” 唐 许棠 《寄陆睦州》诗:“汐潮通 越 分,部伍杂蛮音。”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诗之二:“墟里寒泉在,蛮音稚子餘。”
《國語辭典》:南馔(南饌)  拼音:nán zhuàn
南方口味的菜肴。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往时南馔未通,京师无有能斫鲙者,以为珍味。」,
《漢語大詞典》:奤子
犹侉子。南方人称操北方口音的人。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二:“南人駡北人为奤子。” 赵元任 《钟祥方言记》:“奤,称北方人叫奤子。”
《國語辭典》:暗楼子(暗樓子)  拼音:àn lóu zi
屋顶上有夹层,可以藏物,于屋内顶上开口,临时用梯上下,称为「暗楼子」。
《漢語大詞典》:钤口鞋儿(鈐口鞋兒)
方口僧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鈐口鞋儿样儿整,僧靿袜儿恬浄。” 凌景埏 校注:“鈐口鞋儿:方口鞋,是一种僧人常穿的鞋式。”
分類:方口僧鞋
《国语辞典》:蛮声哈剌(蛮声哈剌)  拼音:mán shēng hā là
蛮,蛮子,北方人对南方人的称呼。蛮声哈剌指叽哩咕噜的南方口音,含有讥讽的意思。《金瓶梅》第六四回:「薛内相道『那蛮声哈剌,谁晓的他唱的是甚么!』」
方口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邪命之一。谓曲媚豪势,遣使四方,巧言令色以自活也。智度论三曰:「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治命者,是名方口食。」
【三藏法数】
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以自活命,是名方口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