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不相闻问(不相闻问)  拼音:bù xiāng wén wèn
断绝往来。如:「他们彼此早已不相闻问。」
分类:断绝往来
《國語辭典》:闭关(閉關)  拼音:bì guān
1.关闭关口,不和外国通商。如:「闭关自守」。
2.修行者用一段特定的时间,独自关闭在一个场所内辛勤修行。如:「师父已经闭关,请在七七四十九天后再来。」
《漢語大詞典》:相绝(相絶)
(1).彼此隔绝。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絶。”
(2).与对方断绝往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 樊 拂衣去,誓相絶。”
(3).相差极大。 宋 苏轼 《试馆职策问》之二:“夫治乱相絶,而安危之效,相反如此。愿考其政,察其俗,悉陈其所以然者。”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二:“一日, 徽宗 顾见公,谓左右曰:‘给舍等耳,而服色相絶如此。’”
《國語辭典》:隔离(隔離)  拼音:gé lí
1.分离、阻隔。唐。杜牧阿房宫赋〉:「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
2.族群间的基因交换被抑制的现象,称为「隔离」。
3.在人或动物受感染后,当其感染时期,使其避免将病原体传染于可感性宿主的方式。
4.日常生活中,依种族的区别将人群分开来,使得不同种族不能同时使用公共空间或服务,参见「种族隔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