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评事(評事)  拼音:píng shì
1.职官名。汉设立廷尉平,隋改为评事,为评决刑狱的官吏,到清末才废除。
2.由行政法院设立,掌理审判行政诉讼事物,其地位相当于普通法院的推事。
《漢語大詞典》:知见(知見)
(1).见识;见解。汉书·文帝纪:“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实 明快之言,如不闻也,然岂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见者俱如是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往所理想,在知见情操,两皆调整,若主智一派,则在聪明睿智,能移客观之大世界于主观之中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节:“从这多数的征伐事项中,可以抽绎出下列的几项知见。”
(2).看见,知道。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时都统 冯湛 帐前适有一人在傍知见。”《廿载繁华梦》第二回:“海关里有两个册房……一个是造真册的,一个是造假册的。真册的自然是海关大臣和库书知见;假册的就拿来虚报皇上。”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六章:“大嫂, 刘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过什么,你也知见。”
(3).佛教语。知为意识,见为眼识,意谓识别事理、判断疑难。 宋 秦观 《法云寺长老疏文》:“无前后来去之际,有解脱知见之因。”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不停心,则虽有无上知见,为烦恼风动摇慧灯,若存若灭……制心一处,何事不办,如开佛知见矣。”
《國語辭典》:决疑(決疑)  拼音:jué yí
解决疑惑。《左传。桓公十一年》:「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唐。白居易 答卜者诗:「知君善易者,问我决疑不。」
《漢語大詞典》:决嫌(決嫌)
判断疑惑难明之事。嫌,嫌疑。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踌躇岐路之衢,愁劳羣疑之藪,煎神沥思,考校叛例,尝有穷年竟不豁了,治之勤苦,决嫌无地。”《三国志·魏志·锺繇传》“諡曰 成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有司议諡,以为 繇 昔为廷尉,辨理刑狱,决嫌明疑,民无怨者,由 于 张 之在 汉 也。”
《漢語大詞典》:权疑(權疑)
谓决断疑难。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柔顺之人,缓心宽断,不戒其事之不摄,而以抗为劌,安其舒,是故可与循常,难与权疑。”
《國語辭典》:会诊(會診)  拼音:huì zhěn
数位医生会同诊断疑难病症。如:「谢太太的病情并不单纯,须会诊之后,才可确认究竟得了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