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释迦文
【佛学大辞典】
(佛名)释迦牟尼之讹略。
显净土教行證文类
【佛学大辞典】
(书名)显净土真实教行證文类之略名。
显净土真实教行證文类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卷。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化身土之六科,广明净土真宗之教相,每科各一卷,但信卷与化身土卷并分两卷,故总为八卷。日本亲鸾撰。后世略曰教行證。教行信證,净土文类,教行證文类,显净土教行證文类等。
文字因缘
【俗语佛源】
作为本体的「实相」,是没有文字的。然而,不凭藉文字,便无以诠释「实相」。比如说,花草不等于春天;而没有花草,也就感觉不到春天了。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并不是摒弃一切文字,而是不执著文字,要因文字而悟「实相」。通过读经、印经、作文、写字等同佛法结下善缘,均可称为「文字因缘「。《居土传》卷十九记载,白居易曾说:「愿以文字因缘,回向实地。希于来世,赞叹佛乘,劝转法轮。」后因以称诗文等往来而结下的缘分、友谊。如清·冯桂芬《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谒公金陵,犹纵言及之曰:『厥后东南事,不出君一书。』亦一段文字缘也。」(李明权)
三名──文殊三名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文殊师利〕,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谓具不可思议种种微妙功德,故名妙德。
〔二、满殊尸利〕,梵语满殊尸利,华言妙首。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在诸菩萨之上,故名妙首。
〔三、曼殊室利〕,梵语曼殊室利,华言妙吉祥。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最胜吉祥,故名妙吉祥。
四用──文义四用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记)
〔一、有文有义,常人用之〕,谓凡立言立论,有文字可證据,有义理可依凭;此寻常之人皆能用,故云常人用之。
〔二、无文有义,智人用之〕,谓凡立言立论,虽无文字可證据,而有义理可依凭,此唯智者能用,故云智人用之。
〔三、有文无义,暗者用之〕,谓凡立言立论,虽有文字可證据,而无义理可依凭,此暗昧之人,不明义理,而强自用,故云暗者用之。
〔四、无文无义,迷者用之〕,谓凡立言立论,既无文字可證据,又无义理可依凭,此愚迷之人,不了文义,而强自用,故云迷者用之。
文是所依体
【三藏法数】
文是所依体者,文即文字,为一切义理所依,复为能诠契经之体也。
文身
【三藏法数】
文即文字,为名句二法所依。故唯识论云: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又楞伽经:名为字身,谓声相有长短,音韵有高下,是为文身。
文字之义不可尽
【三藏法数】
谓如来所说经教妙义,横亘十方,竖彻三际,大无不周,细无所遗,是以小根浅智之人,不能窥其奥妙。故云文字之义不可尽。(三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有文有义,常人用之
【三藏法数】
谓凡立言立论,有文字可證据,有义理可依凭;此寻常之人皆能用,故云常人用之。
无文有义,智人用之
【三藏法数】
谓凡立言立论,虽无文字可證据,而有义理可依凭,此唯智者能用,故云智人用之。
有文无义,暗者用之
【三藏法数】
谓凡立言立论,虽有文字可證据,而无义理可依凭,此暗昧之人,不明义理,而强自用,故云暗者用之。
无文无义,迷者用之
【三藏法数】
谓凡立言立论,既无文字可證据,又无义理可依凭,此愚迷之人,不了文义,而强自用,故云迷者用之。
诵习经文先苦后乐
【三藏法数】
谓人不辞劳苦,口诵经文,心习其义;其义习熟,则能如说修行,證于道果,而得涅槃之乐,故名诵习经文先苦后乐。
随一一文,众解不同
【三藏法数】
谓如佛说无常法,或以生灭为无常,或以不生不灭为无常,法本是一,机解不同,故不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