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24,分615页显示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121  122  123  1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文学社
文学语言
文学掌故缺
文学作品
文绣院
文圆质方
文扎
文帚
文绉
文绉绉
文骤骤
文祝延
文字改革
文子同升
文子文孙
《漢語大詞典》:文学社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1年1月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蒋翊武任社长。借“研究文学”为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五千余人。后与共进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國語辭典》:文学语言(文學語言)  拼音:wén xué yǔ yán
1.通行全国,有一定规范的民族共同语。也称为「标准语」。
2.文艺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
《國語辭典》:标准语(標準語)  拼音:biāo zhǔn yǔ
通行全国,有一定规范的民族共同语。如我国的国语。也称为「文学语言」。
《韵府拾遗 屑韵》:文学掌故缺(文学掌故缺)
史记儒林传序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诣太常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高级汉语词典》:文学作品  拼音:wén xué zuò pǐn
散文或诗歌或小说或戏剧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达优美并表现具有永久或普遍兴趣的作品
分类:文学作品
《漢語大詞典》:文绣院(文繡院)
官署名。 宋 置,属少府监。宋史·职官志五:“文绣院,掌纂绣,以供乘舆服御及宾客祭祀之用。”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三年:“三月,辛巳,置文绣院。”
《漢語大詞典》:文圆质方(文圓質方)
谓外表随和而内心方正。 清 梅曾亮 《送周石生序》:“吾友 石生 ……忠恕纯白,文圆质方,不激不随。”
《漢語大詞典》:文扎
见“ 文札 ”。
《漢語大詞典》:文札
亦作“ 文扎 ”。 文书。后汉书·党锢传·刘祐:“ 祐 初察孝廉,补尚书侍郎,闲练故事,文札强辨,每有奏议,应对无滞,为僚类所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干王洪宝制》:“月俸少而刻剥多,职卑尤苦;阳受官而阴削职,文扎难凭。”
分類:文书
《漢語大詞典》:文帚
即拂尘。川剧《五台会兄》:“用文帚柄挡剑。”参见“ 拂尘 ”
分類:拂尘川剧
《國語辭典》:拂尘(拂塵)  拼音:fú chén
1.抖落或拂拭尘垢。唐。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乌帽拂尘青骡粟,紫衣将炙绯衣走。」
2.拂拭尘埃的用具。《红楼梦》第三回:「旁边丫鬟执著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
3.欢迎的宴会。犹洗尘。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今日小官在于私宅,聊备蔬酌,与飞卿拂尘。」
《漢語大詞典》:文绉(文縐)
见“ 文縐縐 ”。
《國語辭典》:文绉绉(文縐縐)  拼音:wén zhòu zhòu
形容人谈吐、举止温文儒雅。《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又走进一个人来,摇著白纸诗扇,文绉绉的。」也作「文诌诌」。
分類:举止斯文
《國語辭典》:文绉绉(文縐縐)  拼音:wén zhòu zhòu
形容人谈吐、举止温文儒雅。《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又走进一个人来,摇著白纸诗扇,文绉绉的。」也作「文诌诌」。
分類:举止斯文
《漢語大詞典》:文骤骤(文驟驟)
文绉绉。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犹骨自文骤骤的。我就这里人家借一个与你骑。”
《漢語大詞典》:文祝延
乐歌名。取以文祝于神求延年益寿之义。 唐 沈亚之 《文祝延引》:“《文祝延》之指,其本祷祠, 闽 人歌其质也。”
《漢語大詞典》:文字改革
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漢語大詞典》:文子同升
谓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语出论语·宪问:“ 公叔文子 之臣大夫 僎 与 文子 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你回去对家主説,倘若边疆告捷,海宇承平,一定要叙功论赏,不但家主身荣,连你也有好处,少不得倣前徽, 文子 同升,与伊行,并事公家。”
《漢語大詞典》:文子文孙(文子文孫)
指 周文王 的子孙。书·立政:“继自今, 文 子 文 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 孔 传:“ 文 子 文 孙, 文王 之子孙。”一说为守文之子孙。见 孙星衍 疏。后泛用为称美帝王的子孙。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五:“ 刘应起 时可 , 淳祐 初为太学博士,言定大计曰:‘谋之而臧,则文子文孙,宜君宜王,谋之不臧,则生天王家,以为大慼。’此人所难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