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58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尤大公子。哲宗绍圣元年进士。以荐试学官高等,除教授,三转至礼部员外郎,权国子司业。累除中书舍人、给事中,拜兵部尚书,知枢密院事。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建康府,加少保致仕。卒谥文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3—1186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应求。高宗绍兴八年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因不附秦桧,被置闲职。桧死,召为校书郎。任普安郡王府教授。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出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用人为己任,奖廉退,抑奔竞。凡所奏请,都关治乱安危大事。六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以少保、魏国公致仕。谥正献。有文集。
全宋诗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泉州观察推官。二十六年,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三十一年,权兵部侍郎。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忌,出知泉州。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复召,又为钱端礼所忌,出知漳州,改建宁府。三年,召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与虞允文不协,出知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领祠禄。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再命知福州。力求去,提举临安府洞霄宫。五年,起判建康府、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九年,致仕,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正献。有遗文二十卷、奏议二十卷,均佚。事见《晦庵集》卷九六《正献陈公行状》、《诚斋集》卷一二三《正献陈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三有传。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四六四六
陈俊卿(一一一三——一一八六),字应求,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除权兵部侍郎。孝宗立,迁中书舍人。隆兴初年,建都督府,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为汤思退所忌,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乾道元年,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知建康府,授吏部尚书。拜同知枢密院事。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迁左仆射。六年罢,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淳熙六年,判建康府兼江东安抚。十年致仕,封魏国公。十三年卒,年七十四,谥文献。有集二十卷。见杨万里《正献陈公墓志铭》(《诚斋集》卷一二三),《宋史》卷三八三《陈俊卿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0—1228 【介绍】: 金平定乐平人,字之美。章宗明昌五年进士第一。特授承务郎。宣宗时累官御史中丞。哀宗时为翰林学士。与人交,死生祸福不少变。国家之事,知无不言。兼精历算医方。与赵秉文同为文坛领袖。曾编校《大金礼仪》。
中州集
云翼,字之美,乐平人。明昌五年经义进士第一人,词赋亦中乙科。天资颖悟,博通经传,至于天文、律历、医卜之学,无不臻极。事母孝,与人交,款曲周密,处事详雅,而能以大节自任。南渡后二十年,与礼部閒閒公代掌文柄,时人号杨、赵,而公以后辈自处,不敢当也。宣宗频岁南伐,事势有决不可者,论议之际,时相多以避嫌不敢言。公独直言极谏,以为两淮生灵皆陛下赤子,不能外禦北兵,而取偿于宋,以天下为度者,不如是也。是后再出兵时,全一军几为宋人所覆。宣宗悔悟,责主兵者曰:我当何面目见杨云翼耶!兴定末,拜吏部尚书,中外望其旦莫入相,竟以足疾不果。正大五年八月,终于翰林学士,年五十九,谥曰文献。天下识与不识皆哀惜之。至今评者以为百馀年以来,大夫士身备四科者,惟公一人而已。子恕,字诚之,第进士,今在燕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69 【介绍】: 金元间祁州蒲阴人,字正卿,号西庵。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历知偃师、蒲城、陕县,以治最称。入元,起为经历,随史天泽经略河南,为参议。随宜赞画,民赖以安。累拜参知政事,出为怀孟路总管。致仕卒,谥文献。性聪敏,工文章,尤长于乐府。有《西庵集》。
元诗选
果字正卿,祈州蒲阴人。金正大初登进士第,元初为河南课税及经略司幕官。中统元年,拜北京宣抚使。明年,入拜参知政事。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官。其年薨,年七十三,谥文献。正卿美风姿,善谐谑,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工为文章,诗尤长于乐府。所著有《西庵集》。其自洛阳起宣抚辽西也,既至莅事,戏为喻云:回妇越商,相为室家。言说不能通,画地为图,令以意求之,十才得其一二。每夕,回妇焚香祝天,雪泣而言,越商不知也。邻有晓回语者,潜听译之云:注禄神官,独不能远以从近也邪!传至庙堂,诸公笑之,数日齿冷,其明年遂入大参。姚燧《牧庵文集》所记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2—1279 【介绍】: 元洛阳人,字公茂,号敬斋,又号雪斋。少力学。杨惟中与之见元太宗。太宗七年,从蒙古军南下,访求儒、道、释、医、卜人才。于德安得名儒赵复,程朱理学书籍始得传至北方。为燕京行台郎中,时牙鲁瓦赤行台,惟事货赂,遂弃官去。旋应忽必烈聘,言治国之道。宪宗欲使忽必烈尽领汉地,枢劝之谢绝,以免他日悔而见夺。从灭大理,陈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杀一人事,大理民得完保。世祖即位,授东平宣抚使,改大司农,拜中书左丞。灭宋之役,又反复陈坚止杀之诏,又请禁宋鞭背、黥面等刑。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献。
元诗选
枢字公茂,号雪斋,营州柳城人。后迁洛阳。少笃于学,自期甚高。宋内翰九嘉识其有王佐略。岁壬辰,杨中书惟中与偕觐元太宗,为燕京行台郎中,未几辞去。岁庚戌,元世祖召居潜邸。中统元年,拜东平宣抚使。明年,召拜太子太师,辞不受,改大司农。四年,拜中书左丞。至元五年,出佥河南行省。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事。十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薨,年七十八。元贞二年,赠荣禄大夫、少师。至大三年,追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封鲁国公,谥文献。初,雪斋与惟中从太子阔出南征,军中得名儒赵复,始得程朱之书。后弃官携家来辉,中堂龛孔子容,旁垂周、两程、张、邵、司马六君子像,读书其间。自板诸经,散之四方。时河内许衡平仲、广平窦默汉卿并在卫。雪斋时过汉卿茅斋,而平仲亦特造苏门,尽室相依以居,三人互相讲习,而北方之学者始闻进学之序焉。许参政有壬曰:皇元启运,道复隆古,倡而鸣者为雪斋姚公。盖宋、金之际,兵燹频仍,版帙散亡殆尽,独首唱经学,阐明斯道,厥后名儒接踵而出,气运昌隆,文章尔雅,推回澜障川之功,论者谓文献公不在禹下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4—1273 【介绍】: 元霸州信安人,字文玉。杜时升子。金末,避地读书河南缑氏山中。间关转徙,教授汾、晋间。世祖南下,召见问计,称旨,命从行,以疾辞。中统初,诏征,不就。左丞张文谦奏为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杜门著书,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将卒,遗命其子曰:吾即死,当表吾墓曰缑山杜处士。卒谥文献。有《春秋地理原委》、《语孟旁通》等。
元诗选
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辟地河南缑氏山中,读书讲学,博览古今。金亡,间关转徙,教授汾晋间。中书粘合圭开府于相,瑛赴其聘,遂家焉。与良田千亩,辞不受。岁己未,元世祖南伐至相,召对,见瑛身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条奏从容,谓可大用,命从行,以疾弗果。江南平,诏徵之,辞不就。左丞张文谦宣抚河北,奏为怀孟、彰德、大名等路提举学校官,又辞。于是杜门著书。至元十年,卒于家,年七十。遗命其子曰:我死,棺中第置《杜甫诗集》一编,题其志石云「处士杜缑山墓」。天历间,赠资德大夫、翰林学士、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献。所著有《缑山文集》十卷。金之将亡也,遗老儒硕皆来居相。缑山而外,如蒙城田芝、北燕刘骥、永平王磐、古郑周子维、武安胡德桂、浑源刘祁、太原高鸣、刘汉臣、燕山尚子明、林虑张允中、洛水徐世英、李仲泽、汴魏献臣、田仲德、郭谦甫,各以经术教授,互相提唱,盖彬彬乎多文学之士,亦一时之盛事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康军都昌人,字文献,号东斋。师饶鲁。理宗开庆元年进士。历仕至从政郎,改黄州军判官。有《尚书集传会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徐琰,元东平人,字子方,号容斋,又号养斋、汶叟。世祖至元初,以荐为陕西行省郎中,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有文学重望。卒谥文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元诗选
元用,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元用幼读书,常达曙不寝,父忧其致疾,止之,辄以衣蔽窗默观之。始以镇江路儒学正,考满游京师。翰林承旨阎复大奇之,因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御史台辟为掾史,转中书省右司掾。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同时号为三俊。除应奉翰林文字,迁礼部主事,改尚书省右司都事,转员外郎。及尚书省罢,退居任城,久之,齐、鲁间从学者甚众。延祐六年,授太常礼仪院经历,属英宗锐意礼乐,其仪注制度,率所裁定。授翰林待制,升直学士。泰定三年,授太子赞善,转礼部尚书,兼经筵官,寻拜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天历二年卒,赠正奉大夫、江浙等处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戴表元称其文曰:属辞庄、屈之洁,析理孟、荀之达,而比事左、班之覈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7—1357 【介绍】: 元婺州义乌人,字文晋,又字晋卿。有文名,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台州宁海丞,历诸暨州判官,所至有政声。仕至侍讲学士,致仕卒,谥文献。在州县以清白为治,及升朝行,挺立无所附,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其学博极群书,而约之于至精,剖析经史疑难,及古今因革制度名物之属,多先儒所未发。文辞谨严,援据精切。有《日损斋笔记》、《金华黄先生文集》。
元诗选
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人。生而俊异,学为文,顷刻数百言。弱冠西游钱塘,得见遗老钜工宿学,益闻近世文献之详。还从隐者方韶父游,为歌诗相唱和,绝无仕进意。延祐开科登进士,授宁海丞。至顺初,以马祖常荐,入应奉翰林文字,转国子博士,出提举浙江等处儒学。亟请侍亲归,俄以秘书少监致仕。至正七年,起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擢兼经筵官,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累章乞休,不俟报而行。遣使追及。十年夏,得请还南。七岁而卒,年八十一。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江夏郡公,谥文献。所著有《日损斋稿》三十三卷、笔记一卷。宋景濂曰:先生素行挺立,贵而能贫。遇佳山水则觞咏其间,终日忘去。雅善真草书,为文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色,自不可犯。世之议者,谓先生为人高介类陈履常,文辞温醇类欧阳永叔,笔札俊逸类薛嗣通,历事五朝,嶷然以斯文之重为己任。与临川虞集、豫章揭傒斯、同郡柳贯齐名,号儒林四杰,合而观之,待制之才雄肆,而侍讲之思峻洁,一时才士如王祎、宋濂辈,并出黄、柳之门,而汇为一代文章之盛。殆亦气运使然者矣。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晋卿,婺州义乌人。以荐应奉翰林,转国子博士,为浙学提举。至正中再起为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进侍讲学士,同知经筵。卒谥文献。有日损斋槁三十三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0—1347 【介绍】: 元大名元城人,字耘夫。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单州判官,决积案,为灾民请赈。累迁至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文宗天历初,谏阻毁建康民居为佛寺。后任太禧宗禋院都事,奉中书省命巡视黄河,还言河口淤塞,不治将成大患。政府不能用。顺帝至正间,历户部侍郎、刑部尚书、陕西行省参知政事。为时宰所不满,致仕后,复奏之赴甘肃为行省左丞,迁陕西,辞官还乡里。卒谥文献。
维基
盖苗(1290年—1347年),字耘夫,元朝大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南)人。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中进士第,授为济宁路单州判官,判决积案,为灾民请赈。担任礼部主事,擢升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元文宗天历初年,入朝为监察御史,谏阻毁建康民居为佛寺。后任太禧宗禋院都事,奉中书省命巡视黄河,回朝说河口淤塞,不治将成大患。朝廷不能采纳。元顺帝至正初年,后为亳州知州,修筑学宫,修整州廨。至正三年(1343年),为户部侍郎。次年,由都水监转任刑部尚书,出为山东廉访使,上救荒弭盗十二事。召为参议中书省事。至正五年(1345年),出为陕西行台侍御史,转任陕西行省参知政事。至正六年(1346年),入朝为治书侍御史,升侍御史,拜中书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为时宰所不满,因直言敢谏,得罪权相,出为甘肃行省左丞,转任陕西行御史台中丞,辞官还乡里。五十八岁去世。追封魏国公,谥文献。
文献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徽州人。成化举人。官监察御史,以正直称。出按所至,贪墨吏望风挂印去。后为宦官诬陷下狱。出为山东按察佥事,官至湖广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婺源人,字三石。诸生。幼好医学,竞以医名。有《三石医教》、《药性标本》。
陈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宾(1373年—?),字文献,河南怀庆府河内县人,民籍。进士出身。府学生,河南乡试第四十六名。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会试第八十四名,殿试登进士三甲。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密阳人,字坦父,号兰溪,谥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