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昌 → 冐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成都双流人,字伯修。登进士第。为荣州推官。熊本经制梓夔,辟为干当公事。凡攻讨招袭,建南平诸城寨,皆出其画。以功擢提举秦凤路常平,徙两浙。徽宗时累官户部侍郎。建言陕西止输边粮于州,而令量取道里费助边籴,岁省籴价五百万,公私便之。后历知青、杭、越三州。卒年六十五。
全宋文·卷二二一三
宇文昌龄,字伯修,成都双流(今四川双流)人。举进士甲科,调荣州推官。熊本经制梓夔,辟昌龄干当公事,以功擢提举秦凤路常平,改两浙。神宗以司农寺图籍不肃,选官釐整,以昌龄为主簿,遂拜监察御史。历官尚书比部、吏部员外郎、京西转运副使、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直秘阁。后历知梓、寿州、河中府及邓、郓、青等州。徽宗立,召为刑部侍郎,徙户部,以宝文阁待制知开封府,历知青、杭、越三州。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三五三有传。
王文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七八
王文昌,钦宗时人。靖康二年被围于汴,尝致书遍告在京贵戚官吏士庶。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四。又有王文昌,徐州丰县(今江苏丰县)人,宣和间撰《高皇庙记》,见光绪《丰县志》。未知是否同一人,今姑将此二文并录于此。

人物简介

中州集
文昌,字当时,陵川人。仕至京兆转运副使尝有诗云虫声连坏壁树色入秋窗草香花落处山黑雨来时颇为黄华所称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三八一
黄文昌(一一二八——一一六五),字世永,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绍兴十八年登进士第。授赣县主簿。二十九年,浙西提刑辟充崇德县令,辞,御史劾其「沽名躁进」,自是偃蹇江淮间。孝宗立,张浚荐为枢密院编修官。乾道元年卒,年三十八。与名僧宗杲过从甚密,曾编宗杲语录五卷(存)。见杨万里《诚斋集》卷四五《黄世永哀辞》,《宋史·艺文志》四。
杨文昌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泰元年(1201)任将作监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暨,字文昌,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宝庆四明志》卷一○)。授广德尉,调天台尉(《浩然斋雅谈》卷中)。累官中书舍人(《甬上宋元诗略》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济南人,字明叔,号西皋。累迁长清县尹。世祖至元十四年除南台御史,历益都路同知、浙西按察副使,擢南台侍御史。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奎字文昌,晋阳人。
朱嗣荣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9—1374 【介绍】: 元明间抚州金溪人,字文昌。工诗,出语惊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新昌人。嘉靖举人。授沅江知县,调繁应城,历官永昌知府,升参政。归居,田产兼分弟侄,杜门训子,日事吟咏而已。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八
文昌,号东山,秀水人,善楷书。宣正间,以赀进官至御史。郡志误入洪武荐举。
廖文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8 【介绍】: 明福建沙县人,字克盛。永乐中举人。曾任御史。致仕后,适邓茂七起事,请文昌为帅,不从被杀。
魏文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华容人。事父母孝。成化间,父犯死罪,文昌代父就刑,时年十八。
连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平府永年人。成化十四年进士。任御史。性刚介方正,正德初刘瑾擅权,抗直不附,窜海南卒。
维基
连盛,字文昌,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进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一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会试第七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三名。授商河县知县,弘治初行取都察院理刑,弘治五年(1492年)七月实授山东道监察御史,十年巡按南直隶,十二年升任常州府知府,十八年二月任山东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正德三年(1508年)正月以考察致仕,因得罪刘瑾,以拖欠盐折布银入狱,后被徙琼州安置。。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文昌(1574年—1631年),字六星,号阶平,直隶大名府开州长垣县人。文昌自幼性敏好学,同乡尚书李化龙有知人之鉴,见其文章奇佳,遂收执门下,悉心培养。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顺天乡试举人,《》经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河南汝阳县知县,天启初,山东白莲教徐鸿儒作乱,汝颍盗贼韩应龙等聚众数千遥相呼应,作为声援,大肆抢劫掠夺。杨文昌秘密请调官兵,设计擒获韩应龙,余党一轰而散,汝颍遂平。天启四年,擢升兵科给事中,时逆珰魏忠贤柄国政,文昌疏请复祖制,禁太监读书识字,干预朝政。此时正逮问杨涟、左光斗诸人,未及文昌,寻以母忧归。崇祯改元,起补刑科给事中,六月以天时久旱,惨死诸臣上干天和,宜诛许显纯、李寔二人以祈甘泽,报闻。及斩二人,天果降大雨。崇祯帝大悦,赠文昌金匾,上刻有御笔亲题“心见回天”四字。崇祯元年十一月,疏纠锦衣卫西司房都指挥使于日升为逆党孙杰姻娅,以及锦衣卫掌印郑士毅,各革任回卫,掌刑百户王崇化下法司问,刘大全革职。二年二月,以先紏锦衣卫遗奸郑士毅、于日升而兵部侍郎唐世济受贿庇奸,士毅仅仅革任,日升因劾得褒,致日升居然金吾,以误皇上,请敕会议以别是非。三月,条上四事:一宣大督臣宜蚤为计,恐王象乾风烛难恃;一大臣去就宜决,笑骂由人,好官自我之辈不可留用;一阁臣责任宜专,票拟屡更,似分宰相之权;一直戆气节宜培,建言处分诸臣请赐召还。帝怒其分相权等语,责文昌回奏。文昌回奏引罪,帝不问。三年四月升户科右给事中,再升刑科左给事中,以病告归,崇祯四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