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鍊冶
指锤炼文句。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沉晓沧司马诗:“佳句如《镇江》云:‘岸高山比势,地隘水为门。’……《过畏垒湖》云:‘远水帆飞林影外,高楼人在雁声中。’皆超心鍊冶,不愧作家。”
《國語辭典》:窜句(竄句)  拼音:cuàn jù
改易文句。《庄子。骈拇》:「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閒,而敝跬誉无用之言。」
《國語辭典》:对联(對聯)  拼音:duì lián
字数相同,用字互相对仗的两个句子。如:「镇长致赠一副对联祝福这对新人白首偕老。」
《漢語大詞典》:解摘
(1).解释摘取的文句。 唐 韩愈 《赠张籍》诗:“召令吐所记,解摘了瑟僴。” 钱仲联 集释:“解摘者,谓摘取数语,问之而能解也。”
(2).亦作“ 解擿 ”。摘录,摘取。太平广记卷五八引《集仙录·魏夫人》:“歌毕, 王君 乃解摘经中所修之节度,及宝经之指归,行事之口诀诸要备讫,徐乃别去。” 宋 司马光 《辞修起居注第三状》:“盖以解擿章句,校讎文字,考寻仪典,编次简牘,苟策励疲駑,庶几可以逃於罪戾。”
《國語辭典》:閒章  拼音:xián zhāng
以格言或诗句文句等为内容所刻成的印章。
《漢語大詞典》:余句(餘句)
留传下来的文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商 二箴,餘句颇存。及 周 之 辛甲 ,百官箴一篇,体义备焉。”
分類:留传文句
《漢語大詞典》:弊句
拙劣的文句。 唐 白居易 《元稹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赐紫金鱼袋制》:“试知制誥而能芟繁词、剗弊句,使吾文章言语与 三代 同风。”
分類:拙劣文句
《國語辭典》:上下文  拼音:shàng xià wén
文章的上句和下句。如:「这句话必须连上下文一起看,才不致被曲解。」
《漢語大詞典》:散句
指不押韵或不对偶的诗文句。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叶晦叔论诗:“七言律大抵多引韵起……若以散句起,又佳。”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夫华质之分,贞滥之辨,斯於散句,故无低昂。”
《漢語大詞典》:文倒
文句颠倒。 杨树达 《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倒句例》:“管子·戒篇云:‘中妇诸子谓宫人盍不出从乎?君将有行。’按文本当云:‘君将有行,盍不出从乎?’以语急而文倒。”
分類:文句颠倒
《国语辞典》:疑问号(疑问号)  拼音:yí wèn hào
一种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疑问语气的文句下,其符号为「?」。也称为「问号」。
《國語辭典》:费句(費句)  拼音:fèi jù
无意义的文句。南朝梁。武帝〈定梁律诏〉:「游词费句,无取于实录。」
《漢語大詞典》:舛文
错误的字或错乱的文句。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问:‘有舛文乎?’答:‘《拘留孙偈》,第二句第七字是了字,非幻字,作幻字则蔓矣。’”
《漢語大詞典》:炼意(鍊意)
推敲文句,揣摩布局,以求恰切表达情意。 清 王士禛《师友诗传续录》:“问:‘又云鍊句不如鍊字,鍊字不如鍊意,意何以鍊?’答:‘鍊意或谓安顿章法、惨淡经营处耳。’”
《漢語大詞典》:句调(句調)
文句的语调。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文摹仿:“日知録亦有《古文摹倣》一篇,与此不同。彼言摹倣体裁、局段,此言摹倣句调、词语,二者互相发明。”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一:“他在黑板上把我们的文字摘写了几句例子,一一加以批评,句调上的确都是有毛病的。”
分類:文句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