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含糊  拼音:hán hú
1.言语不明白。《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卑职听了他这一片狂妄的话,也犯不著合他斗气,只得含糊著答应了几个『是』。」也作「含胡」。
2.做事不澈底,马马虎虎。《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也作「含胡」。
《漢語大詞典》:郁轮袍(鬱輪袍)
(1).古曲名。相传为 唐 王维 所作。 维 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为 岐王 所重。 维 方将应举,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 维 奏新曲号《郁轮袍》,为公主所激赏,乃为之说项, 维 遂得高中。事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 宋 苏轼 《宋叔达家听琵琶》诗:“新曲翻从《玉连琐》,旧声终爱《鬱轮袍》。”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鬱轮袍》曲惭新奏,风送银弯犯斗槎。” 清 缪慧远 《有感》诗:“紫塞重弹《白翎雀》, 金门 竞奏《鬱轮袍》。”
(2).杂剧名。 明 王衡 作。敷衍 王维 的故事。
(3).琵琶套曲《霸王卸甲》的别名。
《國語辭典》:正视(正視)  拼音:zhèng shì
1.眼睛向前直视。《左传。定公五年》:「叶公诸梁之弟后臧从其母于吴,不待而归。叶公终不正视。」宋。苏轼 陈公弼传:「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
2.不逃避敷衍,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如:「我们要正视公共卫生的问题,避免疾病的传染。」
《國語辭典》:演义(演義)  拼音:yǎn yì
1.采取史实为筐架,再加入传闻而编成的小说,如《三国演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本话文,出在空缄记,如今依传编成演义一回。」
2.详细叙述道理事实。《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周党传》:「党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钓采华名,庶几三公之位。」《文选。潘岳。西征赋》:「灵壅川以止斗,晋演义以献说。」
《國語辭典》:演义(演義)  拼音:yǎn yì
誇张超过实际。如:「你说他的本领这么大,未免有点演义了。」
《國語辭典》:圆滑(圓滑)  拼音:yuán huá
1.浑圆滑溜。宋。苏轼〈竹𪕋〉诗:「鸱夷让圆滑,混沌惭瘦爽。」
2.做事或言谈面面周到,不得罪人。如:「他从事公关这一行已十五年,因此待人处事十分圆滑。」
《國語辭典》:哝哝(譨譨)  拼音:nóu nóu
多话的样子。《楚辞。王逸。九思。逢尤》:「令尹兮謷謷,群司兮哝哝。」《聊斋志异。卷二。红玉》:「闻一人在门外,哝哝与小儿语。」
《國語辭典》:哝哝(噥噥)  拼音:nóng nóng
低声交谈。《聊斋志异。卷一。贾儿》:「又闻二人以次复来,哝哝入竹丛中。」《老残游记》第一○回:「听他们又喁喁哝哝了好久,玙姑方回。」
《漢語大詞典》:语偷(語偷)
言语苟且敷衍。语本左传·文公十七年:“臣闻 齐 人将食 鲁 之麦。以臣观之,将不能。 齐君 之语偷。” 杜预 注:“偷,犹苟且。”太平广记卷一七一引 唐 袁郊 甘泽谣·魏先生:“观吾子气沮而目乱,心摇而语偷。气沮者新破败;目乱者无所主;心摇者神未定;语偷者思有谋於人。”
分類:苟且敷衍
《國語辭典》:支应(支應)  拼音:zhī yìng
1.应付、搪塞。如:「无论好歹,你把他支应走算了。」
2.伺侯。《红楼梦》第三八回:「山坡桂树底铺下两条花毯,命支应的婆子并小丫头等也都坐了,只管随意吃喝。」
3.供应、供付。《绿野仙踪》第四回:「就多带几个人,多住几个月,他家还支应得起。」
4.供给物。《西游记》第六八回:「正说处,有管事的送支应来,乃是一盘白米、一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
《國語辭典》:劳承(勞承)  拼音:láo chéng
殷勤、体贴,多指虚情假意。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紧紧的将咱搂定,那温存,那将惜,那劳承。」也作「劳成」、「牢成」。
《国语辞典》:支桩(支桩)  拼音:zhī zhuāng
1.具有支撑作用的桩柱。如:「H钢支桩」。
2.拖延敷衍。如:「既不能答应,又不好拒绝,只有一个支桩的法子。」
《國語辭典》:过场(過場)  拼音:guò cháng
1.戏曲中在表演无关紧要,或贯串前后的情节时,角色上场后,不多停留,就穿越舞台从另一侧下场。也称为「走过场」。
2.花样。如:「唯有你这ㄚ头过场特别多。」
《國語辭典》:唐塞  拼音:táng sè
唐,堤防。「唐塞」原指堵塞堤防上的孔。语本《淮南子。人间》:「唐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后多指敷衍了事、塞责应付。《聊斋志异。卷三。毛狐》:「戴月披星,终非了局。使君自有妇,唐塞何为?」也作「搪塞」、「塘塞」。
《漢語大詞典》:虚套
(1).空洞的俗套。多指言辞、礼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若今日所咏,明日亦可咏之;此人可赠,他人亦可赠之,便是空腔虚套,陈腐不堪矣!”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胁降》:“送来圆领乌纱帽,式样 云南 造,管取拜新恩,无须衍虚套。”
(2).空敷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有些虚套应酬的信,我也不必告诉 继之 ,随便同他发了回信, 继之 倒也没甚説话。” 张天翼 《清明时节》一:“ 罗二爷 做事向来不讲什么虚套的。”
(3).空场面。 明孙仁孺《东郭记·顽夫廉》:“郭外遨游为汝笑,嘆英雄好是无聊,餬口墦间,骄颜枕畔,早覷破一生虚套。”
《國語辭典》:搭讪(搭訕)  拼音:dā shàn
1.攀谈。《红楼梦》第六四回:「因见二姐手中拿一条拴著荷包的手巾摆弄,便搭讪著,往腰内摸一摸。」也作「搭赸」。
2.勉强找话说以消除尴尬。《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邓公听了,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便搭讪著问褚一官道:『咱们外头的事情,都齐了没有?』」
《國語辭典》:支腾(支騰)  拼音:zhī téng
敷衍、应付。《红楼梦》第七二回:「暂且把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银傢伙偷著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分類:应付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