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偶数(偶數)  拼音:ǒu shù
双数。即凡能以2除尽的数。如2、4、6等。相对于奇数而言。
《國語辭典》:馀数(餘數)  拼音:yú shù
数学上指:(1)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减去商数乘以除数的结果,称为「馀数」。如45除以6得商数7,则以45减去7乘以6所得的结果3即为馀数。(2)被减数减去减数所得的数称为「馀数」。如3为10减去7的馀数。
《國語辭典》:零数(零數)  拼音:líng shù
以千、百等为完整计数外的馀额。如「一千零五十」的「五十」、「一百零二十八万」的「二十八万」等。如:「这套衣服你肯扣掉零数的话,我就买。」也称为「零儿」。
分類:整数尾数
《國語辭典》:方根  拼音:fāng gēn
代数术中用开方法求得的答数。通常指平方根而言。
《国语辞典》:自然数(自然数)  拼音:zì rán shù
数学上称大于零的整数。自1起递加1的诸数,如1、2、3、4、5……。也称为「正整数」。
《漢語大詞典》:碎银(碎銀)
散碎的银子,份量多少不一。与成绽的份量为整数的银子相对。 明 高明 《琵琶记·拐儿绐误》:“一面取纸笔,待我写家书,就附与他去,可取些金珠碎银过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刘氏 咬牙切齿,恨恨的駡了一番,便在身边取出碎银,付与 王生 。”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屯田制度也没有改变多少,地方有军役的,依然各因等级不同,按月由本人或家中人到营上去领取食粮与碎银。”
《國語辭典》:质数(質數)  拼音:zhí shù
数学上指只能被1和此整数本身整除的自然数。如2、3、5、7、11、13、17、19等。
《漢語大詞典》:倍频
使获得频率为原频率整数倍的方法。利用非线性器件从原频率产生多次谐波,通过带通滤波器选出所需倍数的那次谐波。在数字电路中则利用逻辑门来实现倍频。
《國語辭典》:挂零(掛零)  拼音:guà líng
1.以十、百、千、万为计数外,尚有零数。如:「他的岁数看起来当有六十挂零了。」
2.比赛时没有得分。如:「到目前为止,双方仍然挂零。比赛呈胶著状态。」
《國語辭典》:平头数(平頭數)  拼音:píng tóu shù
不带零头的整数,如十、百、千、万等。
分類:零头整数
《國語辭典》:平头(平頭)  拼音:píng tóu
1.一种短发发型,从脑后到两鬓的头发全部推光,上端头发稍长齐平。
2.仆隶所戴的头巾,引申作奴仆。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西湖二集》卷一一:「收拾了细软物件,带领了平头、锅边秀,一径而来。」
3.平凡的、一般的。《负曝闲谈》第三回:「我们当老爷的都做了贼,那些平头百姓,不一个个都该做强盗么?」
4.不带零头的整数。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旦)敢问师母尊年?(末)目下平头六十。」也作「齐头」。
5.诗歌声律的「八病」之一,南朝梁沈约所倡。谓五言诗第一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与第七字同声,如:「今日欢宴会,欢乐难句陈。」今、欢同属平声调,目、乐同属入声调。
《國語辭典》:基数(基數)  拼音:jī shù
1.一至九的数字,是任何数的基本,称为「基数」。
2.一、二……二十一……等普通整数。与第一、第二……序数相对。
3.做为计算标准的数。
《国语辞典》:有理数(有理数)  拼音:yǒu lǐ shù
正负整数、正负分数、正负有限小数、正负循环小数与零的统称。
《国语辞典》:质因数(质因数)  拼音:zhí yīn shù
数学上指一个质数是一个整数的因数时,称此质数为此整数的「质因数」。如2、3、11是132的质因数。
《國語辭典》:整除  拼音:zhěng chú
数学上指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数为整数,馀数为零。如:「六可以被三整除。」
分類:整除整数
《國語辭典》:无理数(無理數)  拼音:wú lǐ shù
不能以整数或分数表示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