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零和  拼音:líng hé
和,指两数相加的总数。零和即指两数相加为零。在棋赛或牌赛中,一方之得恰为一方之失,其和为零,因此称为「零和」。被借来形容对立双方采你死我活,互为输赢的僵硬态度。
《国语辞典》:清么  拼音:qīng yāo
麻将牌中各张皆为一、二、三,或七、八、九数相连成,另加一对九或一,称为「清么」。
《国语辞典》: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  拼音:xiāng sì duō biān xíng
数学上指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角对应相等,边也对应成比例,则称为「相似多边形」。
《国语辞典》:指数法则(指数法则)  拼音:zhǐ shù fǎ zé
1.数学上乘方数相乘除,其指数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由此所归纳出的定则,称为「指数法则」。通常指数法则有三个基本定理:(1)同底的乘方数相乘除,其指数须相加减。如:〔(X的二次方)乘(X的三次方)〕等于(X的五次方);〔(X的三次方)除以(X的二次方)〕等于(X的一次方)。(2)乘方数的乘方数,其指数须相乘。如:〔(X的二次方)的三次方〕等于(X的六次方)。(3)两数相乘除的乘方,等于两乘方数的相乘除。如:〔(X乘Y)的二次方〕等于〔(X的二次方)〕乘(Y的二次方);〔(X除Y)的二次方〕等于〔(X的二次方)除(Y的二次方)〕。
2.指认一函数为指数函数的定律,也称为「指数法则」。
《国语辞典》:丢士(丢士)  拼音:diū shì
1.扑克牌游戏或掷骰子中,出现的二点或二分。为英语deuce的音译。
2.网球比赛中,双方在单局中各胜三球或各赢五局时的记点数。
3.单局赛中,双方在快到达规定赢球数时比数相同,便形成丢士。即平手再战的意思。此种情形在势均力敌的羽球、桌球、排球赛中常见。至此时,桌球、排球赛每一局通常以两球之差决胜负,而非一球。如桌球赛中,规定每局赢二十一球为胜,但若打成二十比二十平手,则须打成二十二比二十定胜负,馀皆类推。但羽球赛丢士后,按规则可选五球或三球,以先赢满球数者为胜方。也译作「刁士」。
《漢語大詞典》:分配律
两数之和与第三数相乘,可先将各加数同第三数相乘再将乘积相加,所得结果相同的运算定律。一般地,在某个集中若有加法和乘法两种代数运算,使集中任意三个元素a、b、c,满足(a+b)c=ac+bc,c(a+b)=ca+cb时,就称这两个运算满足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國語辭典》:化学元素(化學元素)  拼音:huà xué yuán sù
由同一原子序的原子所代表的物质种别之名称。一般也将元素一词当作构成物质的基本原料,即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的物质。到西元二○一四年为止,已发现的化学元素共一一四种。简称为「元素」。
《國語辭典》:乘号(乘號)  拼音:chéng hào
数学上表示相乘的符号,形状为「×」、「。」。
《國語辭典》:平均数(平均數)  拼音:píng jūn shù
总和除以个数所得的数。如:「2、7、9的平均数是6。」也称为「平均值」。
分類:数相个数
《漢語大詞典》:双拽头(雙拽頭)
词学名词。长调、中调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如 宋 周邦彦 《瑞龙吟》词“章臺路,还是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阳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佇,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朱彝尊 注引 黄叔旸 曰:“此词自‘章臺路’至‘归来旧处’是第一段。自‘黯凝佇’至‘盈盈笑语’是第二段。此之谓‘双拽头’,属正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