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5,分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分类词汇(续上)
老走硝
奉元历
残佚
跑墒
缺轶
《国语辞典》:老走硝  拼音:lǎo zǒu xiāo
腌猪肉加朴硝才能保持皮软肉嫩。走硝即硝性散失,皮肉又复粗硬。用以比喻老而皮肤粗糙的人。《西游记》第二二回:「你怎么敢说我粗糙,要剥鲊酱!看起来,你把我认做个老走硝哩!」
《漢語大詞典》:奉元历(奉元曆)
(1).历法名。 宋 熙宁 七年 卫朴 造。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 卫朴 造《奉元历》,始知旧蚀法止用日平度,故在疾者过之,在迟者不及。”元史·历志二·授时历议下:“《奉元历》 熙寧 七年甲寅 卫朴 造,行十八年,至 元祐 壬申,后天七刻。”
(2). 宋 南渡后,其法已散失。 清 李锐 据元史·历志,补算岁日朔日,可借以考见梗概。
《漢語大詞典》:残佚(殘佚)
散失不全。 郭沫若 《历史人物·论曹植》:“《典论》一书本有廿篇,惜已残佚。”
分類:散失不全
《漢語大詞典》:跑墒
耕种的土地所含的水分受到风吹日晒而蒸发散失。也叫走墒。
《漢語大詞典》:缺轶(缺軼)
亦作“ 缺逸 ”。 散失;遗漏。 明 归有光 《长兴县令题名记》:“文字缺軼,遂不见於后世。”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社会》:“ 周 代农事诗中未提到牛耕者,只是偶然缺逸,并不足以据证 周 代未用牛耕。”
分類:散失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