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庄子集释》卷二中〈内篇·人间世〉~72~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柰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881 【介绍】: 唐长洲人,字鲁望,号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举进士,不中,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历湖、苏二州,辟以自佐。后退隐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讲论不倦。与皮日休齐名,时称皮陆。有《甫里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1? 字鲁望,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举进士,不第。隐居松江甫里,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懿宗咸通十年(869),崔璞以谏议大夫出为苏州刺史,陆以所业谒崔,得识皮日休,相与唱和。后自编其唱和诗为《松陵唱和集》。咸通后期至僖宗乾符中期,张抟为湖、苏州刺史,辟以自佐。乾符六年(879)春卧病笠泽(松江之别名),隐居著书,自编其诗文为《笠泽丛书》。约于中和初(881)疾卒。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其诗近体受温李影响,皮日休云:“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俾生参之,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松陵唱和集序》)。古体则多承韩愈一路,以铺张奇崛为主。沈德潜则以为其唱和诗“另开僻涩一体”(《唐诗别裁集》卷四)。南宋叶茵尝合《笠泽丛书》、《松陵集》编成《甫里先生文集》,常见者有《四部丛刊》本20卷。《全唐诗》存诗1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10。
唐诗汇评
陆龟蒙(?-约881),字鲁望,自号甫里先生、天随子、江湖散人,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幼聪颖,善属文,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举进士不第。从湖、苏二州刺史张搏游,引为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与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后以高士召,不至。与李蔚、卢携交厚,二人为相,召拜左拾遗,诏下,已卒。有《笠泽丛书》三卷、与皮日休唱和诗《松陵唱和集》十卷,今存;又《诗编》十卷、《赋》六卷,己佚。宋人辑有《甫里先生集》二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十四卷。
全唐文·卷八百
龟蒙字鲁望。苏州人。举进士一不中。从湖州刺史张搏游。为湖苏二郡佐。去居松江甫里。自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以高士召不至。李蔚卢携素与善。及当国。召拜左拾遗。诏下日卒。光化中。韦庄表赠右补阙。

作品评论

皮日休《松陵集序》
有进士陆龟蒙字鲁望者,以其业见造凡数编。其才之变,真天地之气也。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为之最,俾生参之,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
陆龟蒙《甫里先生传》
少攻歌诗,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凌轹波涛,穿穴险固,四锁怪异,破碎阵敌,卒造平淡而后已。
唐摭言
陆龟蒙,字鲁望,三关人也。幼而聪悟,文学之外,尤善谈笑,常体江、谢赋事,名振江左。居于姑苏,藏书万馀卷,诗篇清丽,与皮日休为唱和之友。……吴子华奠文千馀言,略云:“大风吹海,海波沧涟;涵为子文,无隅无边。长松倚雪,枯枝半折,挺为子文,直上巅绝。风下霜时,寒钟自声,发为子文,铿锵杳清。武陵深阒,川长昼白,间为子文,渺芒岑寂。豕突鲸狂,其来莫当;云沈鸟没,其去倏忽。腻若凝脂,软于无骨。霏漠漠,澹涓涓,春融冶,秋鲜妍。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
诗林广记
冷斋序《鲁訔注杜工部诗》云:“陆龟蒙得杜诗之赡博,尚轩然自号一家,吓世喧俗。”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
唐音癸签
陆鲁望江湖自放,诗兴宜饶,而墨彩反复黯钝者,当由多学为累,苦欲以赋料入诗耳。陶潜诗胸中若不著一字者。弘景识字多,吮毫弥拙矣。参三隐君得失,可证林吟功。
《诗源辨体》
陆龟蒙、皮日休唱和多次韵之作,七言律《鼓吹》所选仅得一二可观,其他多怪恶奇丑矣。
《唐诗品汇删•七言律》
陆龟蒙另具清逸之慨,开宋人通衢也。
《唐诗别裁》
龟蒙与皮日休倡和,另开僻涩一体,不能多采。
《贞一斋诗说》
七言律古今所尚……陆鲁望自出变态,觉苍翠逼人。
《唐诗笺注》
鲁望诗最多,时有佳句,而率笔亦甚,晚唐习气如此。
《唐七律隽》
鲁望行芳品洁,为吾邑诗人之最。其《松陵倡和集》多脍炙之句,但芜音累气亦所不免,实开宋人粗□一派,故甄汰颇严,不敢阿所好也。
养一斋诗话
陆鲁望古风律体,不散漫则凑帖,佳诗甚寥寥;每览其诗,仓卒惟恐不尽。然有二绝句可喜,皮袭美不能为也。“陵阳佳地昔年游,谢朓青山李白楼。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且将丝䋏系兰舟,醉下烟汀减去愁。江上有楼君莫上,落花随水正东流。”“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住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而人以皮、陆为晚唐高手,且谓皮、陆为唱和劲敌。
《通斋诗话》
陆甫里之风致,似较袭美为优。五言如“分野垦多蹇、连山卦少亭”、“匹夫能曲踊,万骑可横行”、“砚拔萍根洗,舟冲蓼穗撑”、“短床编翠竹,低几凭红柽”……七言如“清樽林下看香印,远岫窗中挂钵囊”、“庭前有蝶争烟蕊,帘外无人报水筒”、“繁弦似玉纷纷碎,佳使如鸿一一惊”、“登山凡著几纲屐,破浪欲乘千里船”……凡此诸联,澹冶之间,仍寓冲融之态,不似袭美一味幽奇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杜子美、韩退之,极力驰骋,排比为多,精意为文,时发深抱,然如祜树生秋,已无风采。夫其散漫渔樵,流连酒茗,天情自朗,故发语犹超。《五歌》、《二遗》,独深寄托,开后来之体。《自遣》二十咏,雅怀深致,妙有遗音。
《诗学渊源》
(龟蒙)诗与袭美同体,而琢削过之,盖效退之而未至者也。而近体或似温、李,而清丽则逊前人矣。
马支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八百十六
支。咸通时自号云居散人。
《國語辭典》:散人  拼音:sǎn rén
1.疏散无用的人。《庄子。人间世》:「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2.不为世所用之人。唐宋以后,隐退的文人儒士多自号散人。如唐陆龟蒙号「江湖散人」,朱刘钦号「冰壶散人」。
《漢語大詞典》:云水散人(雲水散人)
浪游四方的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此二君者,其一世故太深,酬酢太熟,相见必有諛词数百句,云水散人拙於应对,不如避之为佳。”
分類:浪游四方
《国语辞典》:木皮散人鼓词(木皮散人鼓词)  拼音:mù pí sǎn rén gǔ cí
书名。明遗老贾凫西作。以嬉笑怒骂之笔,叙历代治乱兴亡之事,极为诙谐诡异。简称为「木皮词」。
分类:遗老
《漢語大詞典》:家散人亡
同“ 家破人亡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半年工夫,我便办了五回丧事。正在闹的筋疲力尽,接着小儿不肖,闯了个祸,便闹了个家散人亡!直是令我不堪回首!”
《漢語大詞典》:木皮散人
明 遗民作家 贾应宠 (约公元1590-1676年)的别号。 应宠 字 思退 、 晋蕃 、又号 凫西 、 澹圃 , 山东 曲阜 人。晚年移居 济宁 。在 明 末曾任刑部郎中。告归不久, 明 亡。著有《木皮散人鼓词》《澹圃恒言》《澹圃诗草》等。 鲁迅 《坟·题记》:“ 木皮道人 说得好,‘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按,应为 木皮散人 。
分類:遗民作家
《国语辞典》:陆龟蒙(陆龟蒙)  拼音:lù guī méng
人名。(西元?~881)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与皮日休善,人称为「皮陆」。所作散文对晚唐时政,多所讽刺;诗以写景咏物为多。著有《甫里集》、《耒耜经》等。
《国语辞典》:王翚(王翚)  拼音:wáng huī
人名。(西元1632~1717)字石谷,别号耕烟散人,又号乌目山人,晚称清晖主人。清初画家,江苏常熟人。善画山水,时称画圣。著有《清晖尺牍》等。
《國語辭典》:梆子  拼音:bāng zi
1.古代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响器,敲击时发出声响,用来召集群众、报警或巡夜打更。《水浒传》第二回:「找庄上打起梆子,你众人可各执鎗棒,前来救应。」《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
2.乐器名。由两根硬木棒组成。音响脆而坚实,为梆子戏的主要击节乐器。
3.梆子腔的简称。参见「梆子腔」条。如:「陕西梆子」、「河南梆子」。
《国语辞典》:查士标(查士标)  拼音:zhā shì biāo
人名。(西元1615~1698)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明末清初时安徽休宁人。家藏古铜器和宋、元书画甚富,因而精于鉴别。擅画山水,初学倪瓒,后参用吴镇、董其昌法,笔墨疏简,意境荒寂。与孙逸、汪之瑞、僧弘仁合称「海阳四家」。书法学米芾。亦能诗。著有《种书堂遗稿》。
《國語辭典》:安全梯  拼音:ān quán tī
一种高楼的装置。以钢铁做成,附于楼外墙壁,接近楼窗,如有火险,楼中人随时可以开窗下梯,因可保障安全,故称为「安全梯」。也称为「避火梯」。
《漢語大詞典》:传梆(傳梆)
古官衙中敲击梆子,用以传报或集散人役。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传梆禀知 谢廉使 。廉使不升堂,竟叫进私衙里来。”
《国语辞典》:罗贯中(罗贯中)  拼音:luó guàn zhōng
人名。名本,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太原人。生平事迹不详。工曲,善为通俗小说,著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说唐》、《残唐五代史演义》、《粉妆楼》、《三遂平妖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