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荆州人,自号东瓯散人。唐时以征辟为永嘉令,累迁右补阙。唐末耻仕梁王朱温,避地入闽。有《东浮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7? 自号“东瓯散人”,荆州(今属湖北)人。唐末避乱,与母迁至永嘉隐居。昭宗时,出为永嘉县令。后避乱入闽,以右补阙召,未赴,卒于闽中。生平见黄滔《祭崔补阙道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九。道融禀性高奇,工绝句。其《铜雀妓》、《春闺》等诗,语意妙甚,尤为人所称道。辛文房称为晚唐之出类拔萃者。《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申唐诗》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录其《东浮集》9卷(原10卷,500余篇),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崔道融(?-907),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博陵(今河北安平)。黄巢起义时,避地东浮,隐居温州仙岩山,自号东瓯散人。征为永嘉令。后入闽,依王审知,征为右补阙,未行,病卒。道融工诗,与方干、司空图唱和,又与黄滔友善。乾宁二年(895),曾自编诗文为《东浮集》九卷,又撰四言诗六十九篇,述中唐以前事实,一事为一篇,编为三卷,名曰《申唐诗》,均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道融)工绝句,语意妙甚,如《铜雀妓》云:“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风雨暗,不见六龙归。”《春闺》云:“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征西。”《寄人》云:“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寒食夜》云:“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独贮远乡情”等,尚众。谁谓晚唐间,忽有此作,使古人复生,亦不多让,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矣。人悉推服其风情雅度,犹恨出处未能梗概之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蒋恢,字弘道,号菊圃散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诗苑众芳》)。今录诗九首。
向士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伯虎,号桂隐散人。向子諲孙。少慧敏。以荫授茂名尉,固辞不就。适意赋诗,每有物外之趣。有《桂隐集》。
赵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得君,自称河汾散人。著《种太尉传》,专记名将种谔事迹,叙述较史为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法因庵主,俗姓朱,平江府嵎山(今浙江德清)人。居觉海,为南岳下十四世、慧日文雅禅师法嗣。年二十四,游方至东林谒文雅,居庐阜三十年,不与世接。高宗建炎中东归。晚年称五松散人。《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法因。姑苏嵎山朱氏子也。少汩尘俗无意出缠。年二十四始披缁服。不终五夏遽尔游方。谒慧日雅禅师于东林。慧日举灵云见桃花悟道因缘问之。拟对。日曰。不是不是。忽有所契。呈偈曰。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慧日戒曰。子虽见已入微。更假著鞭当明大法。于是居庐阜三十年。不与世接。四方仰之学者川骛蚁屯就其垆鞴。因亦不辞煅炼随机说法。宋建炎末盗起江左。乃顺流东归。觉海缁白踵门问道。尝谓众曰。汝等当饱持定力。弗忧晨炊干求外务也。晚年放浪自若。称曰五松散人。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法因,姑苏嵎山朱氏子也。少泊尘俗,无意出缠。年二十四始披缁服,不终五夏,遽尔游方,谒慧日雅于东林。慧日举灵云见桃花悟道因缘问之。拟对,日曰:“不是、不是。”忽有所契,呈偈曰:“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慧日戒曰:“子虽见已入微,更猛著鞭,当明大法。”于是,居芦阜三十年,不与世接,四方仰之,学者奔赴,就其炉鞴。因亦不辞煆炼,随机说法。宋建炎末,盗起江左,乃顺流东归,觉海,缁白踵门问道。尝谓众曰:“汝等当饱持定力,弗忧晨炊,干求外务也。”晚年放浪自若,称曰“五松散人”。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二
桂南升,字志和,号东湖散人,贵溪(今江西贵溪)人。重和元年进士。康王即位,擢吏部员外郎,寻知惠州,兼本路安抚。秩满,倅道州。见嘉靖《广信府志》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泽州高平人,字献之。海陵贞元二年进士。仕至翰林直学士。博学高才,尤工歌诗乐府,一时诏诰,多出其手。流辈服其典雅。有《玉峰散人集》。
中州集
可,字献之,高平人。贞元二年进士,仕至翰林直学士。风流有文采,诗乐府皆传于世,号玉峰散人集。子述,字勉叔,承安二年登科。赋雪云:奇货可居天种玉,太平有象麦连云。屏山故人外传说:勉叔诗章字画,皆有父风。性落魄嗜酒,卒以乐死,倜傥奇男子也。
何德固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六七三
何德固,字叔坚,自号梧溪散人,汉州雒县(今四川广汉)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及第,庆元中为成都府学教授。尝倅隆兴。开禧中李壁参知政事,荐蜀士十二人于朝,德固予焉。后历知长宁军、崇庆府。垂除部使者,告老而去,年方五十四。见所撰《冯太师集序》、《夜郎溪题名》,《成都文类》卷首题名,《两朝纲目备要》卷九,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三、一五二,道光《遵义府志》卷一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罗相,号容谷散人,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嘉定十三年(一二二○)为监察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二五)。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三二六
罗相,嘉定中为监察御史。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二五,《宋史》卷八二《律历志》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宗禹,号云峰散人、西城真人。博览群书,屡试不第。理宗宝庆中为小校武官,后弃官入道。有《阴符经讲义》、《崔公药镜笺》等。
全宋诗
夏元鼎(一一八一~?),字宗禹,号云峰散人、西城真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曾参与开禧北征。屡试不第。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入应纯之幕。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往龙虎山设醮受箓,时年四十。有《南岳遇师本末》、《蓬莱鼓吹》传于世。事见《南岳遇师本末》、《蓬莱鼓吹》附录。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九三八
夏元鼎,字宗禹,号云峰散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博极群书,屡试不第。开禧中应辟于江淮制置司幕,出入兵间。年未五十,弃官入道。著有《黄帝阴符经讲义图说》四卷(存)、《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七卷(存)、《崔公入药镜笺》、《金丹诗诀》二卷(存),及《南岳遇师本末》一卷(存)、《蓬莱鼓吹》一卷(存)。见所撰《南岳遇师本末》,真德秀《悟真篇讲义序》(该书卷首),《蓬莱鼓吹·附录》,《宋诗纪事》卷九○。
刘扬祖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慈溪人,字弘宗。理宗景定三年进士。为江州教授,学政修举。擢为崇文院校书郎,不趋附贾似道。斥监沅东税,官至礼部郎中。宋亡,徙家云湖山,自号介白散人,终身不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道人。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
全宋诗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𦡱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为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乾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乾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为一卷。
全粤诗·卷三一
白玉蟾(一一九四 — 一二二九),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为后,改今名。字如晦、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本闽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善诗文书画。师事陈楠学道,遍历名山。宋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相传理宗绍定二年解化于盰江。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明上官崇修唐胄纂正德十六年刊《琼台志》卷四〇有传。
词学图录
葛长庚(1194 -?)字如晦、紫清、白叟,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号蠙庵、海蟾、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闽清(今属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诏征赴阙,馆太乙宫,封紫清明道真人。曾举童子科,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楠死,游历天下,后隐居著述,致力传播丹道,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观。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书画,善篆隶草书。杨慎《词品》称 "亦有思致,不愧词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葛长庚词,一片热肠,不作闲散语,转见其高。其《虞美人》诸阕,意极缠绵,语极俊爽,可以步武稼轩,远出竹山之右。"又云:"葛长庚词,脱尽方外气,李易安词却未脱尽闺阁气。" 所著《海琼集》,附词一卷《玉蟾诗余》。 又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全宋文·卷六七四六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姓葛,名长庚,父亡,母改适白氏,遂为白氏子,改名玉蟾,字如晦,号海蟾,又号海琼,琼州(治今海南琼山)人。少学道,师翠虚子陈楠于罗浮山。嘉定中游历江南,常居武夷山。徵赴阙,对称旨,诏封紫清真人。绍定中犹在世。博学善属文,工书画,自谓「平生翰墨半天下」。道教奉为南宗第五祖。见《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九,《栖真志》卷四,《图绘宝鉴》卷四及所撰诸文。著作今存《常清静经注》、《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等,后人又辑有《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问道集》、《海琼传道集》、《紫清指玄集》等。见本集卷首彭耜《琼海玉蟾先生事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6—1274 【介绍】: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元诗选
秉忠,初名侃,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曾祖官邢州,徙家焉。秉忠少补邢台节度府令史,慨然投笔去,隐武安山谷间。久之,从浮屠法,更名子聪。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邀与俱入见,大悦之。留赞大计,人称聪书记云。世祖正位,一时规模制作,皆所草定。至元元年,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更名秉忠。诏以翰林侍讲学士窦默女妻之,赐第奉先坊。十一年秋八月,端坐而逝。赠太傅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改谥文正,赠太师。仁宗时,追封常山王。仲晦自幼好学,至老不衰。既贵,斋居蔬食澹然不异平昔。书得鲁公笔法,行草独师二王。天文、卜筮、算数,皆有成书。自号藏春散人,有集十卷,学士阎复序之,谓当云霾草昧之世,赞成文明。至于裁云镂月之章,白雪阳春之曲,在公乃为馀事。史称其诗萧散閒澹,类其为人。盖以佐命元臣,寄情吟咏,其风致殊可想也。
词学图录
刘秉忠(1216-1274) 初名侃,改名子聪,拜官后更今名,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忽必烈即位,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奏建国号曰大元,定朝仪官制,为一代成宪。卒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诗词多萧疏平易。有《藏春集》、《藏春乐府》。
刘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建阳人,字子时。刘垕子。为蔡沈弟子。以荫累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后归隐武夷,自号冰壶散人。卒谥忠简。有《尚书衍义》及文集。
东湖散人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东湖散人,姓名未详,杭州(今属浙江)人。月泉吟社第四十三名。事见《月泉吟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