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训领(訓領)
教训引导。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法遇:“我训领不勤,远貽忧赐,即命维那鸣槌集众,以杖筒置香橙上。”
分類:教训引导
《漢語大詞典》:谌训(諶訓)
真诚的教训。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谨玄真之諶训兮,想至人之有形。”
分類:真诚教训
《漢語大詞典》:矛盾论
毛泽东作于1937年8月。编入《毛泽东选集》第1卷。总结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危害革命的教训,提出并论述了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一系列相对完整的矛盾学说的理论体系,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强调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指出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该书是毛泽东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对唯物辩证法基本理论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漢語大詞典》:莫训(莫訓)
谋划与教训。莫,通“ 謨 ”。语本书·胤征:“圣有謨训,明徵定保。”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连篇章之莫训,欲寄言於往句。”
分類:谋划教训
《漢語大詞典》:教笞
教训鞭笞。史记·律书:“故教笞不可废於家,刑罚不可捐於国,诛伐不可偃於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顺耳。”
分類:教训鞭笞
《國語辭典》:殷鉴不远(殷鑑不遠)  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
比喻可供借镜的事例近在眼前。如:「前次由于大意输了比赛,殷鉴不远,这次大家可要小心点。」
《國語辭典》:殷鉴不远(殷鑒不遠)  拼音:yīn jiàn bù yuǎn
殷人灭夏,近在眼前,殷的子孙引以为戒,今则周人灭殷,殷之亡周人更应引以为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夏后之世。」后比喻前人的教训近在眼前。《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昔齐桓公任易牙而乱,孝怀委黄皓而灭,此皆覆车于前,殷鉴不远。」
《國語辭典》:殷鉴(殷鑑)  拼音:yīn jiàn
殷人灭夏,殷的子孙应以夏的覆亡作为鉴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比喻可供后人警惕借镜的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付出的巨大社会成本,当可作为野心国家的殷鉴。」
《國語辭典》:殷鉴(殷鑒)  拼音:yīn jiàn
殷人灭夏,殷代的子孙应以夏代的覆亡作为鉴戒。语本《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比喻为可供后人警惕借镜的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后之君子,宜在殷鉴。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國語辭典》:引以为戒(引以為戒)  拼音:yǐn yǐ wéi jiè
援引某事或过去的经验作为警惕。《官场现形记》第一八回:「无奈他太无能力,不是办的不好,就是闹了乱子回来。所以近来七八年,历任巡抚都引以为戒,不敢委他事情。」也作「引以为鉴」。
《國語辭典》:重蹈覆辙(重蹈覆轍)  拼音:chóng dào fù chè
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能吸取教训而再犯同一类的错误。如:「上一次当学一次乖,以后就不会重蹈覆辙了。」也作「复蹈其辙」、「复蹈前辙」。
《國語辭典》:小惩大诫(小懲大誡)  拼音:xiǎo chéng dà jiè
语本《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意谓受到小惩罚,而有大警诫的作用,可免将来再重犯过错。《魏书。卷九七。岛夷桓玄传》:「犹冀玄当洗濯胸腑,小惩大诫,而狼心弗革,悖慢愈甚,割据江湘,擅威荆郢。」也作「小惩大戒」。
《国语辞典》:覆辙重蹈(覆辙重蹈)  拼音:fù chè chóng dào
又走翻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如:「这一次出击,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不会覆辙重蹈。」
《国语辞典》:复蹈其辙(复蹈其辙)  拼音:fù dào qí chè
比喻不能吸取教训而再犯同一类的错误。《东周列国志》第一○二回:「孟尝平原,皆为秦所羁,幸而得免,公子不可复蹈其辙。」也作「复蹈前辙」、「重蹈覆辙」。
《国语辞典》:复蹈前辙(复蹈前辙)  拼音:fù dào qián chè
比喻不能吸取教训而再犯同一类的错误。《隋唐演义》第三九回:「文帝阴灵,白日显现,故此炀帝也觉寒心,不敢复蹈前辙。」也作「复蹈其辙」、「重蹈覆辙」。
《国语辞典》:覆车当戒(覆车当戒)  拼音:fù chē dāng jiè
前车翻覆,后车引以为戒。比喻记取前人失败的教训。《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事宜鉴前,曰覆车当戒。」
《国语辞典》:覆车之轨(覆车之轨)  拼音:fù chē zhī guǐ
翻车的轨迹。比喻失败的教训。汉。陈忠〈清盗源疏〉:「前年渤海张伯路,可为至戒,覆车之轨,其迹不远。」也作「覆车之辙」。
《国语辞典》:鉴古推今(鉴古推今)  拼音:jiàn gǔ tuī jīn
观察历史的教训或足以效法的地方,以推知现今的作法优劣。如:「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后人鉴古推今,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