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80,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勤敏
敏妙
敏锐
干敏
敏惠
敏慧
详敏
敏速
敏赡
敦敏
清敏
敏济
敏才
英敏
捷敏
《國語辭典》:勤敏  拼音:qín mǐn
勤劳聪敏。《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颜之推传》:「监校缮写,处事勤敏。」
分類:勤勉机敏
《漢語大詞典》:敏妙
(1).明快,隽美。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 朱文公 云:‘二 苏 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倾危变幻之习。’” 章士钊 《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一小时草《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数千言,辞趣敏妙,为 俞君 激赏。”
(2).敏捷颖悟。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子瞻 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國語辭典》:敏锐(敏銳)  拼音:mǐn ruì
感觉灵敏,识见锐利。如:「组长的文才敏锐,所以常帮同仁润饰文稿。」《新唐书。卷一五九。列传。吴凑》:「凑才敏锐,而谦畏自将,帝数顾访,尤见委信。」
《漢語大詞典》:干敏(幹敏)
谓办事干练敏捷。新唐书·郑元璹传:“ 元璹 干敏,所至常有誉。” 宋 欧阳修 《相度併县牒》:“絶然小县,有可以分割併省者,并欲随近选差干敏之官,密切先行相度可与不可。” 宋 陆游 《南唐书·徐玠传》:“初为小校,以干敏称。”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望择近臣识治体干敏者,与三部众官减省。”
《漢語大詞典》:敏惠
见“ 敏慧 ”。
《國語辭典》:敏慧  拼音:mǐn huì
敏捷聪明。《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原来曹操有五子,惟植性敏慧,善文章,曹操平日最爱之。」
分類:敏慧聪明
《國語辭典》:敏慧  拼音:mǐn huì
敏捷聪明。《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原来曹操有五子,惟植性敏慧,善文章,曹操平日最爱之。」
分類:敏慧聪明
《漢語大詞典》:详敏(詳敏)
缜密敏捷。周书·柳机传:“占对详敏,见称於时。” 宋 王安石 《刘敞转官制》:“文章博美,政事详敏。”辽史·能吏传·杨遵勗:“ 遵勗 一目五行俱下,剖决如流,敷奏详敏。”
分類:缜密敏捷
《漢語大詞典》:敏速
敏捷;迅速。晋书·车胤传:“﹝ 车胤 ﹞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庶几 文思敏速, 何 尤苦思迟。” 郭沫若 《羽书集·持久抗战的必要条件》:“交通如发生阻碍,后继部队的增援如欠敏速,必然是要影响到整个的战局。”
分類:敏捷迅速
《國語辭典》:敏赡(敏贍)  拼音:mǐn shàn
识见敏捷,善于表达。《南史。卷一八。臧焘传》:「盾为人敏赡,有风力,长于拨繁,职事甚理。」
《漢語大詞典》:敦敏
笃实敏捷。大戴礼记·五帝德:“﹝ 黄帝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陈书·孔奂传:“都官尚书 王廓 ,世有懿德,识性敦敏,可以居之。”南史·王融传:“﹝ 王融 ﹞母 临川 太守 谢惠宣 女,性敦敏,教 融 书学。”
分類:笃实敏捷
《漢語大詞典》:清敏
清晰敏捷。 晋 陆机 《荐张畅表》:“ 畅 才思清敏,志节贞厉。”世说新语·品藻“ 孙承公 云: 谢公 清於 无弈 ,润於 林道 ” 刘孝标 注引《陈逵别传》:“ 逵 字 林道 ……少有榦,以清敏立名。”南史·萧推传:“﹝ 推 ﹞少清敏,好属文。”《通典·职官十四》:“ 顾和 理识清敏。”
分類:清晰敏捷
《漢語大詞典》:敏济(敏濟)
谓精明能干。 宋 苏辙 《西掖告词·侯利建京东漕井亮采河东漕》:“以尔 亮采 才力敏济,察举有方,卓然已试之效。庶几诸道之选,往祗厥服。”
分類:精明能干
《漢語大詞典》:敏才
敏捷的才思。后汉书·宦者传论:“或敏才给对,饰巧乱实。”新唐书·李敬玄传:“时员外郎 张仁褘 有敏才, 敬玄 委以曹事。”
分類:敏捷才思
《漢語大詞典》:英敏
谓聪慧而有卓识。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五年:“ 崇 贵戚重望,器识英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元普 见 张氏 德性温存, 春郎 才华英敏,更兼谦谨老成,愈加敬重。” 清 唐甄 潜书·无助:“多闻多见,士多英敏,岂无贤哉?” 郭沫若 《战声集·题廖仲恺先生遗容》:“这样精锐,沉毅,英敏的遗容,呜呼 仲恺先生 ,你诚然是精神不死。”
分類:聪慧卓识
《漢語大詞典》:捷敏
敏捷。韩非子·难言:“捷敏辩给,繁於文采,则见以为史。”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 广 尽能传其春秋,高材捷敏,与《公羊》大师 眭孟 等论,数困之。”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二:“ 辅道 夸捷敏,故或有不縝密。”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同时如 龚芝麓 司寇, 高念东 少宰,皆以捷敏见称。”
分類: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