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7,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则效
相效
视效
展效
立效
下效
效法
速效
课效
智效
取效
忠效
效报
效愚
收效
《漢語大詞典》:则效(則傚)
亦作“ 则傚 ”。 效法。语出《诗·小雅·鹿鸣》:“君子是则是傚。” 毛 传:“是则是傚,言可法傚也。”左传·昭公七年:“曰‘君子是则是效’, 孟僖子 可则效已矣。”汉书·刘向传:“黜远外戚,毋授以政,皆罢令就弟,以则效先帝之所行。” 元 陈栎 勤有堂随录:“然后读典雅程文以则傚之。”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中国 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
分類:效法
《漢語大詞典》:相效
相仿效。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开元 间, 明州 人 陈藏器 撰《本草拾遗》,云人肉治羸疾,自此閭阎相効割股。”
分類:相仿仿效
《漢語大詞典》:视效(視傚)
亦作“ 视傚 ”。 仿效,效法。《汉书·董仲舒传》:“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近者视而放之,远者望而效之。”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僕知文章为细事,求古人所用心者以教之,但学术卑浅,无以发人,使质美者无所视效,以至於有成耳。”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宗伯敷教扰民,以端治化,小大由之,有所视傚。”
分類:仿效效法
《漢語大詞典》:展效
亦作“ 展効 ”。 出力报效。 北周 庾信 《为阎将军乞致仕表》:“陛下劳心之日,群公展效之秋。”旧唐书·刘仁轨传:“臣看见在兵募,手脚沉重者多,勇健奋发者少,兼有老弱,衣服单寒,唯望西归,无心展効。”
分類:出力报效
《國語辭典》:立效  拼音:lì xiào
1.立刻见到功效、效验。如:「这服药吃下去,必可立效。」
2.立功。《晋书。卷七三。庾亮传》:「臣虽不武,意略浅短,荷国重恩,志存立效。」
《骈字类编》:下效
周礼太宰以八统诏王驭万民疏见上行下 唐明皇鹡鸰颂见上教下
《國語辭典》:效法  拼音:xiào fǎ
1.合乎法则。《易经。系辞上》:「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2.学习、模仿。如:「他见义勇为的精神,值得大家效法。」
《漢語大詞典》:速效
亦作“ 速効 ”。 指短期内很快就取得的成效。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虽尔必得不误之符,正心用之,但当不及真体使之者速効耳,皆自有益也。” 宋 曾巩 《菜园院佛殿记》:“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効。”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太医用药:“若调摄少有不节,则医药亦无速效。” 清 钮琇 觚賸·白蕈散:“盖梳能治髮,梳发为蕈,以驱髮瘕,宜得速效。” 毛泽东 《关于情况的通报》:“我们的方针是稳扎稳打,不求速效。”
《漢語大詞典》:课效(課效)
考核其效果。后汉书·律历志中:“设清臺之候,验六异,课效觕密,《太初》为最。”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故一切因革事宜,贵定之于始。始法既定,而按程课效,则游刃有餘矣。”
分類:考核效果
《漢語大詞典》:智效
亦作“ 智效 ”。 智能足以担当;以智能效力。语出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八:“虽智効一官,功覆一簣,亦才力之所会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徒愧微冥,终谢智效。”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恪居官次,智效惟穆。” 李善 注:“庄子曰:‘智效一官。’”效,一本作“ 効 ”。
《漢語大詞典》:取效
亦作“ 取効 ”。 收效。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金石草木之药,亦皆比古力弱,非倍用之,不能取效。”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神人方:“天下治劳,直须累月或经岁,唯此方得於神授,随手取効。” 明 袁宏道 《赏心集引》:“病者听之,以为 卢 扁 復出,而及其取效,反不得与余村 鄢艸头 、 陈打卦 等。”
分類:收效
《漢語大詞典》:忠效
尽忠效力。亦指尽忠效力之人。《晋书·楚王玮传》:“助顺讨逆,天所福也。悬赏开封,以待忠效。”
《漢語大詞典》:效报(效報)
报效;报答。 明 唐顺之 《廷试第一道》:“富贵爵禄,皆若其身之所自致,而效报之心薄矣。”
分類:报效报答
《漢語大詞典》:效愚
犹效忠。语本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汉 祢衡 《鹦鹉赋》:“期守死以报德,甘尽辞以效愚。”
分類:效忠
《國語辭典》:收效  拼音:shōu xiào
奏效,获得效果。如:「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举措似乎都收效甚微。」宋。司马光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除三司使制:「岂朕所以妪煦抚循之未至,将有司奉扬宣布之未称与?何其设心之勤,而收效之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