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3,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故公
故土
故情
故而
新故
大故
故迹
故城
故丘
故官
故枝
故步
故是
故此
物故
《漢語大詞典》:故公
先君。《穀梁传·定公元年》:“踰年不言即位,是有故公也;言即位,是无故公也。” 范宁 注:“先君见授,后君乃受。”
分類:先君
《國語辭典》:故土  拼音:gù tǔ
故乡、故国。唐。柳宗元〈钴鉧潭记〉:「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漢語大詞典》:故情
(1).旧事。史记·陈涉世家:“客出入愈益发舒,言 陈王 故情。或説 陈王 曰:‘客愚无知,顓妄言,轻威。’ 陈王 斩之。”
(2).旧情。 唐 王昌龄 《李四仓曹宅夜饮》诗:“霜天留饮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唐 韦应物 《昭国里第听元老师弹琴》诗:“竹林高宇霜露清,朱丝玉徽多故情。” 明 刘基 《感怀》诗之十四:“兰花岂不芬?故情岂不厚?”
分類:旧事旧情
《國語辭典》:故而  拼音:gù ér
因此、所以。《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因他从前在香港时很有些上等外国人同他来往,故而自己也不得不高抬身价。」
分類:故而连词
《漢語大詞典》:新故
(1).新与旧。韩非子·五蠹:“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踰。” 晋 孙绰 《〈兰亭集〉后序》:“往復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復陈矣。” 明 夏完淳 《班婕妤咏扇》诗:“彩色固不移,君心有新故。”
(2).指新来的人与故有的人。北史·魏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彫弊, 延明 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3).指新交与故友。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相逢半新故,取别随薄厚。”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 gù
1.父亲或母亲去世。《孟子。滕文公上》:「今言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楼》:「今遭大故,音耗遂梗,久不如黄省问。」
2.死期、死亡。《楚辞。屈原。九章。怀沙》:「舒忧娱哀兮,限之于大故。」《汉书。卷六○。杜周传》:「延年愚,以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弃也。」
3.重大的错误。《论语。微子》:「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4.充足条件。《墨子。经说上》:「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也。」
《國語辭典》:大故  拼音:dài gù
1.大略。《朱子语类辑略》卷五:「因言读书用功之难,诸公觉得大故浅近,不曾著心。」也作「大古」。
2.特别。也作「大古」。
《國語辭典》:大古  拼音:dài gǔ
1.大扺、大概。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更问甚陛下,大古是知重俺帝王家。」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三折:「正末云:『大古里你吃了风药来也。』」也作「大故」。
2.总之。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大古是家富小儿娇,我则愁腌日月没柴没米怎生熬泠。」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又不是心中爱听,大古似林风瑟瑟,岩溜泠泠。」也作「待古」。
3.特别。元。关汉卿《玉镜台》第四折:「我从小里文章不大古,年老也还有甚词赋。」也作「大故」、「待古」、「待骨」、「特古」、「特故」。
《漢語大詞典》:大古
太古。仪礼·士冠礼:“始冠緇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齐则緇之。” 郑玄 注:“大古,指 唐 虞 以上。”荀子·非十二子:“羣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 唐 李白 《明堂赋》:“观夫明堂之宏壮也,则突兀曈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气之结空。”
分類:太古
《漢語大詞典》:故迹(故跡)
亦作“故蹟”。 旧迹;遗迹。《汉书·沟洫志》:“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虽石磧沦败,故跡可凭。”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尝慕 张芝 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跡,岂信然邪?” 许地山 《女儿心》三:“她只想着去看 安期生 升仙的故迹。”
见“ 故跡 ”。
分類:遗迹
《國語辭典》:故城  拼音:gù chéng
旧城。《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
《漢語大詞典》:故丘
亦作“ 故邱 ”。 家乡的山丘;故乡。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二:“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之八:“竿木常自随,何必返故邱。”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蜀晤》:“蠨蛸门户,烟霞故丘,荒芜围径,庭幃白头,鷫鸘裘冷,难过秋时候。” 清 钱谦益 《陆宣公墓道行》:“人言藁葬在 忠州 ,又云徵还返故邱。”
《漢語大詞典》:故官
(1).以前所居的官职。史记·苏秦列传:“ 燕王 曰:‘先生復就故官。’益厚遇之。”汉书·路温舒传:“事下度辽将军 范明友 、太僕 杜延年 问状,罢归故官。” 三国 魏 杜挚 《赠毌丘俭诗》:“ 释之 宦十年,位不增故官。”
(2).先前的属官。史记·张丞相列传:“子侯 臾 代,六岁,坐为 九江 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
《漢語大詞典》:故枝
旧的枝条。亦喻旧时栖居之处。 汉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薄援助者,不能追参於高妙,復敛翼於故枝。” 唐 王建 《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诗:“嫩緑卷新叶,残黄收故枝。” 宋 秦观 《春日偶题呈钱尚书》诗:“三年京国鬢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元 陈基 《秋怀》诗之六:“落叶辞故枝,惊鸿亦飘忽。”
分類:枝条栖居
《國語辭典》:故步  拼音:gù bù
旧时的步法。《汉书。卷一○○。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分類:原路
《漢語大詞典》:故行
亦作“ 故步 ”。 原来的步法。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 寿陵 餘子之学行於 邯郸 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汉书·叙传上》作“又復失其故步”。后多比喻固有的技能。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亡 寿陵 之故步,临 大行 以逡巡。” 宋 叶适 《谢除嵩山崇福宫表》:“哀怜末路,盖欲补其前修;矜恤老穷,不忍失其故步。”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迄兹十年中间,人事牵率,又添作杂文数十篇,而心计愈粗,故步愈失。”参见“ 邯郸学步 ”。
《高级汉语词典》:故是
那是
《國語辭典》:故此  拼音:gù cǐ
因此、所以。《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况且我虽然不才,也颇知文墨;怎么肯把一个张耳之妻去事外黄佣奴?故此逃了出来。」
分類:因此
《國語辭典》:物故  拼音:wù gù
1.死亡。《三国志。卷三一。蜀书。刘二牧传。刘璋传》:「瑁狂疾物故,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三国演义》第八二回:「今诸将虽多物故,然尚有十馀人,何虑于刘备?」也作「物化」。
2.事故。《墨子。号令》:「即有物故,鼓,吏至而止,夜以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