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倒彩  拼音:dào cǎi
演员表演出错时,观众报以不满的怪叫声。也作「倒好」。
《漢語大詞典》:卖傲(賣傲)
故意装出傲慢的样子。 晋 郭璞 《客傲》:“ 阮公 昏酣而卖傲, 翟叟 遯形以倏忽。”
分類:故意傲慢
《漢語大詞典》:抛文
故意显弄文才。 艾芜 《印度洋风土画》一:“大约他对于这位爱抛文、爱嘲弄又好带研究样子的青年人,早就感到一些不满吧。”
《國語辭典》:有意无意(有意無意)  拼音:yǒu yì wú yì
存心与不经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國語辭典》:欲擒故纵(欲擒故縱)  拼音:yù qín gù zòng
想要擒住或控制对方,却故意先放松,让对方松弛戒备,使更容易就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大人这里还不要就答应他,放出一个欲擒故纵的手段,然后许其成事,方不失了大人这边的门面。」
《國語辭典》:倚酒三分醉  拼音:yǐ jiǔ sān fēn zuì
仗著喝了酒,故意装出醉态,做出平常不敢做的事。《红楼梦》第四四回:「贾琏见了人,越发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儿。」
《漢語大詞典》:以鹿为马(以鹿爲馬)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汉 陆贾 新语·辨惑:“ 秦二世 之时, 赵高 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 高 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 高 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羣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参见“ 指鹿为马 ”。
《國語辭典》:指鹿为马(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本指赵高献给秦二世一只鹿,故意指称是马,并问臣子是鹿或马,而将答鹿者暗中杀害,使群臣畏惧自己,以谋篡位。典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比喻颠倒是非。《周书。卷一。文帝纪上》:「欢威福自己,生是乱阶,缉构南箕,指鹿为马。」《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也作「指鹿作马」。
《漢語大詞典》:装聋卖傻(裝聾賣傻)
故意装作聋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装糊涂。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你欠了我的,你得还。我一直没说过,你不能再装聋卖傻。”
《漢語大詞典》:装痴卖傻(裝痴賣傻)
故意装作痴呆的样子。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一段:“ 吴天宝 说:‘你不用装痴卖傻的,跟我耍这个!我们的事你打算怎么办呢?’”亦作“ 装痴作傻 ”。 鲁迅 《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至少,也大概叨光过什么,虽然自己的显在意识上并不了然,或者其实了然,而故意装痴作傻。”
《漢語大詞典》:装痴作态(裝癡作態)
故意装作痴呆的样子。 清 袁枚 新齐谐·借棺为车:“﹝妻﹞持大斧出,劈棺,駡曰:‘业已到家,何必装痴作态。’死者大笑,掀棺而起。”
《國語辭典》:装聋作哑(裝聾作啞)  拼音:zhuāng lóng zuò yǎ
故意不闻不问,假装不知道。《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那先生一来见他不像个读书之人,二来见他老官儿也不像认真要儿读书的,三来又贪著些小利,总然有些知觉,也装聋作哑,只当不知,不去拘管他。」《醒世姻缘传》第七三回:「人势众大,只好装聋作哑,你敢向那一个说话?」也作「装聋装哑」。
《漢語大詞典》:装幺(裝幺)
故意作态,装腔作势。《水浒传》第七五回:“ 林冲 道:‘朝廷中贵官来时,有多少装幺。中间未必是好事。’”
《漢語大詞典》:装妖作怪(裝妖作怪)
装扮妖怪骗人。比喻故意做作,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测。《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只因送来这些诗,不是陈腐,就是抄袭,若要新奇,便装妖作怪,无一首看得上眼。”《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説有鬼神,就可以装妖作怪,鼓惑乡愚,其志不过如此而已。”
《國語辭典》:装模作样(裝模作樣)  拼音:zhuāng mó zuò yàng
故意做作,不是出于自然的表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才知道他是个色厉内荏之流;外面虽是雷厉风行,装模作样;其实说到他的内情,只要有钱送给他,便万事全休的了。」
《國語辭典》:装腔作势(裝腔作勢)  拼音: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故意装出某种腔调或姿势。《精忠岳传》第六五回:「赵大、钱二,还要装腔作势。地方邻舍,俱来替他讨情,二人方才应允。」也作「拿班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