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0,分5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放歌
放翁
放浪
放怀
放眼
放船
放鹤
放下
放逐
除放
放舟
自放
放免
放出
放归
《國語辭典》:放歌  拼音:fàng gē
高歌,纵声而歌。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国语辞典》:放翁  拼音:fàng wēng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号。参见「陆游」条。
分类:著名诗人
《國語辭典》:放浪  拼音:fàng làng
行为不加检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明日一夥道士,轻衫短帽,装束做少年子弟,登舟放浪。」也作「放荡」。
《國語辭典》:放怀(放懷)  拼音:fàng huái
1.任情纵意,放宽胸怀。唐。温庭筠〈秋日〉诗:「投迹倦攸往,放怀志所执。」
2.宽心。如:「这件事情你可以放怀。」
《國語辭典》:放眼  拼音:fàng yǎn
1.张大眼睛看。唐。白居易〈洛阳有愚叟〉诗:「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绿野仙踪》第四○回:「家中男女一个也不见,房屋烧的七零八落。放眼四望,满城烟火迷天。」
2.放开眼界观看。如:「放眼天下」、「放眼未来」。
《國語辭典》:放船  拼音:fàng chuán
放开船缆,使船航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谢太傅于东船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从横,撞人触岸。」《土风录。卷六。放船》:「解缆开船曰放船。」
分類:开船行船
《分类字锦》:放鹤(放鹤)
世说支公好鹤住剡东𡵙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卢纶 题念济寺晕上人院诗 放鹤临山阁,降龙步石桥。
苏轼放鹤亭记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莫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又范成大放鹤亭诗放鹤道人今不见故应人与鹤俱飞题下自注支道林故事
分类:亭榭
《國語辭典》:放下  拼音:fàng xià
放低。引申为不必挂虑。《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果然不错,走到西鼎新巷口,看见『春申福』三个大字横匾,于是方才各各把心放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只见刑房书吏拿了一宗案卷进来。继之叫且放下,那书吏便放下,退了出去。」
《國語辭典》:放逐  拼音:fàng zhú
把罪人发配到远方去,或驱逐出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漢語大詞典》:除放
免除。 宋 苏轼 《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行下状》:“积欠盐钱,圣恩已许只纳产场盐监官本价钱,其餘并与除放。” 宋 苏辙 《乞给还京西水柜所占民田状》:“臣欲乞指挥 汴口 以东州县,各具水柜所占顷亩数目及每岁有无除放二税。”
分類:免除
《漢語大詞典》:放舟
开船;行船。 宋 梅尧臣 《鬼火赋》:“放舟於 潁水 之上,夜憩於 项城 之野。” 清 恽敬 《与姚秋农书》:“往岁十月,自 滕王阁 放舟东下,十一月三日抵家。” 苏曼殊 《与刘三书》:“ 杏南 兄放舟在何日,晤时,乞为我道念。”
分類:开船行船
《漢語大詞典》:自放
(1).自我放纵;摆脱礼法的约束。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世人闻 戴叔鸞 、 阮嗣宗 傲俗自放,见谓大度,而不量其材力非傲生之匹而慕学之。”新唐书·王琚传:“既失志,稍自放,不能遵法度。”辽史·阿古只传:“少卓越,自放不覊。” 明 宋濂 《抱瓮子传》:“与其彊情而徇世,寧若任真以自放也。”
(2).自我放逸。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於 豫且 ,白虵自放, 刘季 害之:愿少留意。” 唐 韩愈 《与崔群书》:“僕无以自全活者,从一官於此,转困穷甚,思自放於 伊 潁 之上,当亦终得之。” 宋 苏舜钦 《浩然堂记》:“予观世之仕禄者,奔趋竭蹷,皇皇乎病日月之速,亡须臾之闲以自放,顾安肯弃其貲装,易清泠深僻之地而为之敌也。” 明 唐顺之 《王思东像赞》:“尊酒竹石者其所以自放而为逸也。”
(3).自骋其才气。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李杜诗优劣论》:“ 杜甫 於 白 得其一节而精强过之,至於天才自放,非 甫 可到也。” 清 钱谦益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王参政慎中》:“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归田以后,搀杂讲学,信笔自放,颇为儒林口实。” 章炳麟 《书苏元瑛事》:“尤善画,以艺文自放。”
《國語辭典》:放免  拼音:fàng miǎn
1.对犯人或奴婢给予自由。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把两个哥哥放免,把第三的孩儿推转。」也作「免放」。
2.豁免、免除。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一。治理政体部第六。放房钱》:「七年二月诏:贫民住官舍者,遇冬正、寒食免僦直三日,此节日放免之始也。」
《漢語大詞典》:放出
(1).释放。《汉书·贡禹传》:“放出园陵之女,罢倡乐,絶 郑 声。”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2).发放或借出。 浩然 《艳阳天》第十章:“放出一千三百多斤小米,绕来绕去,利没得到一点儿,全部都卖了馀粮。”
《韵府拾遗 微韵》:放归(放归)
唐彦谦诗画屏见后长回首争得雕笼莫放归
分类: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