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逸志
(1).超逸脱俗之志。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公瑾 卓尔,逸志不羣。” 明 王錂《春芜记·闺语》:“那书生才高 鄢郢 ,更翩翩逸志凌云。” 清 李调元 《峨嵋山赋》:“今子逸志超尘,徧绎洞窍,心与天游,戛戛独造。”
(2).纵欲放荡之志。 唐 李群玉 《穆天子》诗:“ 穆 满恣逸志,而轻天下君。” 明 邵璨 《香囊记·讲学》:“诗以道性情,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 清 蠡勺居士 《〈昕夕闲谈〉小序》:“闻恶则深恶,闻善则深善。斯则又古人启发良心、惩创逸志之微旨。”
《漢語大詞典》:淫荒
耽于逸乐;纵欲放荡。《淮南子·俶真训》:“各欲行其知伪,以求凿枘於世而错择名利,是故百姓曼衍於淫荒之陂,而失其大宗之本。”史记·殷本纪:“ 夏桀 为虐政淫荒,而诸侯 昆吾氏 为乱。”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若上失其道,国丧其纪,男女奔随,淫荒无度,则风以此变,俗以好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评论·袁中郎论诗:“并其《鄴中怀古》一联云:‘残粉迎新帝,妖魂逐小郎’,用事鎔化,前人未有。但结联:‘ 曹 家兄弟好,无乃太淫荒’,忽讲道理,近於呆腐。”
《國語辭典》:佻达(佻達)  拼音:tiāo tà
轻薄放荡。《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郑子佻达无度,喜狎游,妾屡屡谏他,遂至反目。」《聊斋志异。卷一一。任秀》:「幸秀聪颖,释服,入鱼台泮。而佻达善博。」也作「佻㒓」。
《國語辭典》:浪荡(浪蕩)  拼音:làng dàng
1.毫无目的的漫游、流浪。《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諕得敬塘不敢回家见著父亲,浪荡出外州去。」《西游记》第四四回:「我弟子云游于海角,浪荡在天涯。」
2.行为放荡不检。《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郭威是个浪荡的心性,有钱便要使,有酒便要吃。」
3.悠然自得。也作「浪浪宕宕」。
《漢語大詞典》:浮诞(浮誕)
(1).虚妄荒谬。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其 江 南义疏,十有餘家,皆辞尚虚玄,义多浮诞。”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南园香山:“然其间率多浮诞之语。”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放生池记》:“疾时文浮诞,痛仰士子,遂失众心。”
(2).轻浮放荡。朱子语类卷一三六:“ 东晋 时所用人才皆 中州 浮诞者之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朱子论苏王:“其徒若 秦观 、 李荐 ,皆浮诞轻佻,士类不齿。”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迨至 正始 之际,一二浮诞之徒,骋其智识,蔑 周 孔 之书,习 庄 老 之教,弃礼法而崇放达,竞风流而尚虚无。”
《国语辞典》:花荡(花荡)  拼音:huā dàng
潇洒、好看。多指浮华放荡的样子。《荡寇志》第二五回:「那戴春生得风流花荡,三瓦四舍,大小赌坊,无不扬名。」
《國語辭典》:浮荡(浮蕩)  拼音:fú dàng
飘荡。《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國語辭典》:狂放  拼音:kuáng fàng
狂傲放纵,任性而为。如:「他恃才傲物,性格狂放,使人不敢亲近。」
《漢語大詞典》:荒流
(1).荒僻。 汉 王充 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闚室,百不失一。论衡之人,在古荒流之地,其远非徒门庭也。”
(2).放荡恣纵。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使彼 夏桀 、 殷紂 、 信陵 、 汉惠 荒流於亡国之淫声,沉溺於倾城之乱色,皆由乎酒熏其性,醉成其势。”
《漢語大詞典》:豪荡(豪蕩)
亦作“ 豪宕 ”。
(1).谓意气洋溢,器量阔大。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今子方豪荡,思为鼎食人。”《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 施氏 素豪宕,家不甚实,加以子幼妻弱,不十餘年,而资产萧然,饔飱或不相继。”《孽海花》第二二回:“右边的,是瘦长脸儿,高鼻子,骨秀神清,举止豪宕,虽然默默的坐着,自有一种上下千古的气概。” 茅盾 《追求》五:“但似乎在 章秋柳 的豪宕的气概前变成了羞怯似的, 朱女士 只是有问必答地应酬着,失了她的娴熟礼仪的常态。”
(2).指文艺书画作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序:“余读 陈子昂 《感遇》诗,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之二:“尽铸豪荡词,独出作者右。” 朱自清 《经典常谈·诗》:“他的诗有两种:一种是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一种是流连光景,清新刻露之作。”
(3).强横放荡。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汰侈:“ 虢国 尤为豪荡,一旦,帅二徒入 韦嗣立 宅,即撤去旧屋,自为新第,但授 韦氏 以隙地十亩而已。”
(4).豪华阔绰。《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臺諫官员,看见同僉富贵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圣旨发下西臺御史勘问。”
《國語辭典》:行食  拼音:xíng shí
1.游荡而不务正业。《管子。君臣》:「为人君者,能远谗谄,废彼党淫悖行食之徒。」
2.藉活动以消化饮食。《水浒传》第四五回:「少刻,众僧斋罢,都起身行食去了。」《红楼梦》第七五回:「待贾母漱口洗手毕,贾母便下地和王夫人说閒话行食。」
3.以酒或音乐歌舞劝人进食。宋。孔平仲〈上元作〉诗:「侍觞行食皆官妓,目眙不言语或偷。」
《漢語大詞典》:漫狂
纵情放荡。 宋 苏轼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舟中贾客莫漫狂, 小姑 前年嫁 彭郎 。”
分類:纵情放荡
《國語辭典》:秽行(穢行)  拼音:huì xìng
丑恶下流的行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行。」
分類:丑恶放荡
《國語辭典》:破鞋  拼音:pò xié
1.坏了的鞋子。如:「这双破鞋早该丢了。」
2.俗指私娼或比喻男女关系复杂的女人,多含贬义。如:「他涉入三角恋情,反倒羞辱对方为破鞋,实在过分。」
《漢語大詞典》:狂浪
(1).汹涌的浪涛。 陆俊超 《惊涛骇浪万里行》:“当我们跟狂浪搏斗时……我们的 波兰 政委 马茹尔 经常这样鼓励我们。”
(2).轻薄放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女睨窗而笑曰:‘何物书迂,蓿盘甫彻,乃便窥人家闺秀邪?’ 仲芬 应声曰:‘萤蝶苟无花香勾引,狂浪何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