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谑浪(謔浪)  拼音:nüè làng
戏谑浪荡。《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多道市井淫媒谑浪之语,以蛊上心。」明。陈继儒《李公子传》:「李年少谑浪,醉时微以谑语侵清明君。」
分類:戏谑放荡
《漢語大詞典》:狂颠(狂顛)
癫狂。形容举止放荡无节制。 唐 张籍 《罗道士》诗:“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 宋 辛弃疾 《唐河传·效花间体》词:“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 元 杨讷 《西游记》第四本第十六出:“跟后趋前,莫生狂颠。” 清 蒲松龄 《杜子美》诗:“虽固旷达无边幅,毋乃恣肆近狂颠?”
《漢語大詞典》:怠荒
懒惰放荡。礼记·曲礼上:“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 郑玄 注:“怠荒,放散身体也。” 孔颖达 疏:“谓身体放纵,不自拘敛也。”周书·明帝纪:“作民父母,弗敢怠荒。” 宋 苏舜钦 《符瑞》:“苟授而怠荒,又下变异,丁寧戒告以率之,皆可名之符。”《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武 ﹞思想二弟在家,力学多年,不见州郡荐举,诚恐怠荒失业,意欲还家省视。”清史稿·礼志七:“自古帝王内禪,非其时怠荒,即其时多故,仓猝授受,礼无可採。”
分類:懒惰放荡
《漢語大詞典》:狂心
(1).狂妄或放荡的念头。《后汉书·隗嚣传》:“既乱诸夏,狂心益悖,北攻强胡,南扰劲 越 。”《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齐 世子 诸儿 闻 文姜 将嫁他国,从前狂心,不觉復萌。”
(2).强烈的愿望。 唐 白居易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诗:“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衰翁厚幸怀双璧,更起狂心慕荐贤。”
《國語辭典》:纵逸(縱逸)  拼音:zòng yì
放纵荡逸。《晋书。卷六二。刘琨传》:「虽暂自矫励,而辄复纵逸。」晋。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二首之一:「身在法令外,纵逸常不禁。」
《國語辭典》:浮浪  拼音:fú làng
流荡不务正业。《宋史。卷一七七。食货志五》:「今既招雇,恐止得浮浪奸伪之人。」《水浒传》第二回:「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
《國語辭典》:流宕  拼音:liú dàng
1.流荡閒游。《文选。张协。七命》:「羁旅怀土之徒,流宕百罹之畴。」
2.放荡不知节制。《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意者多迷其统,取遣颇偏,甚有虽流宕过诞亦失也。」
3.文章流利纵肆。《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托有于无祖构之士,雷同影附,流宕忘反,非一时也。」
《國語辭典》:流荡(流蕩)  拼音:liú dàng
不做正事,一味閒游。《红楼梦》第五回:「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裤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不准再到学堂中肄业,免得学业不成,反致流荡。」
《漢語大詞典》:蜂狂
比喻男女间行为放荡。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料腰肢怯处,不耐蜂狂。”参见“ 蜂狂蝶乱 ”。
《漢語大詞典》:蜂狂蝶乱(蜂狂蝶亂)
旧谓男女间行为放荡。 明王玉峰《焚香记·允谐》:“那淫奔坞,多少蜂狂蝶乱,毕竟傍谁虚度。”
《國語辭典》:跅弛  拼音:tuò shǐ
放荡不检点。《汉书。卷六。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分類:放荡规矩
《國語辭典》:游荡(游蕩)  拼音:yóu dàng
閒游不务正业。《三国演义》第二八回:「他若肯习武艺,便是有志之人;今专务游荡,无所不为,老夫所以忧耳!」《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一个妇人家不出闺门,岂有个叫了船在这河内游荡之理!」也作「游荡」。
《國語辭典》:游荡(遊蕩)  拼音:yóu dàng
閒游不务正业。《红楼梦》第七○回:「宝玉听了,便把书字又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荡。」也作「游荡」。
《國語辭典》:淫辞(淫辭)  拼音:yín cí
不合乎正道的放荡言辞。《孟子。公孙丑上》:「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唐。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漢語大詞典》:肆情
(1).犹纵欲。《楚辞·天问》:“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王逸 注:“言 解居父 聘 吴 ,过 陈 之墓门,见妇人负其子,欲与之淫泆,肆其情欲。”列子·杨朱:“﹝ 紂 ﹞肆情於倾宫,纵欲於长夜,不以礼义自苦,熙熙然以至於诛。”
(2).放荡情怀。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乞食歌姬院》:“ 熙载 惧祸,因肆情坦率,不遵礼法。” 明 文徵明 《玉女潭山居记》:“ 恭甫 ( 史恭甫 )以粹美之质,有用之才,不究於时,而肆情丘壑。” 阿英 《戎行兼言艺文事》《湖海艺文社缘起》:“设徒精意于刻划,肆情于风月,致貽雕虫之讥,更啟玩物之誚者,则亦非同人等所敢闻命也。”
《國語辭典》:淫佚  拼音:yín yì
行为放荡。《国语。越语下》:「淫佚之事,上帝之禁也。」《红楼梦》第四回:「薛家纵比冯家有钱,想其为人,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未必及冯渊之定情于一人。」也作「淫泆」、「淫逸」。
《漢語大詞典》:狂疏
亦作“ 狂疎 ”。 放荡不检;狂放不羁。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监察御史 李嵩 、 李全交 ,殿中 王旭 ,京师号为‘三豹’……皆狠戾不轨,鴆毒无仪。体性狂疎,精神惨刻。”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凡事壅隔,很忤贵近,狂疎繆戾,蹈不测之辜。”旧唐书·韩愈传:“ 愈 终太狂疏,且可量移一郡。”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公不谓狂疏,屈体与周旋。”
《國語辭典》:骄淫(驕淫)  拼音:jiāo yín
傲慢放纵,没有节制。《书经。毕命》:「骄淫矜侉,将由恶终,虽收放心,闲之惟艰。」《史记。卷五。秦本纪》:「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