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邪慢
邪恶放纵。吕氏春秋·音初:“流辟誂越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
分類:邪恶放纵
《漢語大詞典》:凶放
放纵妄为。《宋书·谢晦传》:“何小子之凶放,实招祸而作愆。”
分類:放纵妄为
《漢語大詞典》:濌伯
(1).放纵豁达的人。 晋 人特指 羊曼 。晋书·羊曼传:“时州里称 陈留 阮放 为‘宏伯’, 高平 郗鉴 为‘方伯’, 泰山 胡毋辅之 为‘达伯’, 济阴 卞壼 为‘裁伯’, 陈留 蔡謨 为‘朗伯’, 阮孚 为‘诞伯’, 高平 刘绥 为‘委伯’,而 曼 为‘濌伯’,凡八人,号 兖州 八伯,盖拟古之八雋也。”颜氏家训·书证引 南朝 宋 刘法盛 《晋中兴书》:“ 太山 羊曼 ,常頽纵任侠,饮酒诞节, 兖州 号为‘濌伯’。”
(2).不辨好坏的人。 唐 人特指 常衮 。新唐书·常衮传:“惩 元载 败,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者皆摈不用,故世谓之‘濌伯’,以其濌濌无贤不肖之辨云。”
《漢語大詞典》:纵汰(縱汰)
谓过分放纵。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出生入死:“ 吴 闞泽 对 孙权 曰:‘ 许成子 、 原阳子 、 老子 、 庄子 ,皆脩身自玩,放畅山谷,纵汰其心,学归澹泊。’”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楚府前后遭变:“此三国不过纵汰失道,尚至废錮。”
分類:过分放纵
《漢語大詞典》:淫慢
放纵怠惰。 三国 蜀 诸葛亮 《诫子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分類:放纵怠惰
《漢語大詞典》:游泆
谓放纵不守规范。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中正》:“ 张子 之学所为壁立千仞,而不假人以游泆之便。”
《漢語大詞典》:沈荡(沈蕩)
放荡。沉,通“ 淫 ”。放纵,恣肆。文选·傅毅〈舞赋〉:“简惰跳踃,般纷挐兮;渊塞沉荡,改恒常兮。” 李善 注:“言失度也。”
《國語辭典》:驰爽(馳爽)  拼音:chí shuǎng
涣散,不合常轨。《晋书。卷二五。舆服志》:「逮礼业彫讹,人情驰爽,诸侯征伐,宪度沦亡,一紫乱于齐饰,长缨混于邹玩。」
《漢語大詞典》:侈伪
放纵僭伪。《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 汉 郑玄 注:“礼所以节止民之侈伪,使其行得中。”
分類:放纵僭伪
《漢語大詞典》:横侈
专横放纵。元史·杨惟中传:“时诸军帅横侈病民, 郭千户 尤甚,杀人之夫而夺其妻, 惟中 戮之以徇, 关中 肃然。”
《漢語大詞典》:放浊(放濁)
谓放纵邪行。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 李周翰 注:“时以放情浊行者为通。”晋书·良吏传序:“结綬者以放浊为通,弹冠者以苟得为贵,流遁忘反,寖以为常。”
分類:放纵邪行
《漢語大詞典》:泛淫(汎淫)
(1).浮游不定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汎淫泛滥,随风澹淡。”楚辞·王褒〈九怀·尊嘉〉:“窃哀兮浮萍,汎淫兮无根。” 王逸 注:“随水浮游,乍东西也。”
(2).引申为放纵貌。文选·潘岳〈笙赋〉:“汎淫氾艳,霅曄岌岌。” 李善 注:“汎淫氾艳,自放纵貌。”
《漢語大詞典》:从肆(從肆)
放纵恣肆。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四通八达,皆背叛礼教而从肆邪僻。”
《漢語大詞典》:诞肆(誕肆)
放纵恣肆。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襄阳 罗友 ,在 桓温 府屡以贫乞禄, 温 以其诞肆,许而不用。” 宋 洪迈 容斋五笔·相里造:“ 唐 内侍监 鱼朝恩 ,怙贵诞肆。”明史·钱士升传:“比来借端倖进者,实繁有徒,然未有诞肆如 璡 者也。”
《漢語大詞典》:矜纵(矜縱)
骄矜放纵。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学之未至,则其气亦稍自矜纵,骤而见之,即如珍羞好色,罗列目前,故其文常閎以肆,而才掩学。”
分類:骄矜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