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地空导弹
也称“防空导弹”。从陆地上发射,攻击空中目标的导弹。可分远程(100千米以上)、中程(20~100千米)和近程(20千米以下)地空导弹。
《漢語大詞典》:掉讦(掉訐)
以言语攻击。新唐书·马揔传:“ 蔡 人习伪恶,相掉訐,獷戾有夷貊风。”
分類:言语攻击
《国语辞典》: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拼音:dì èr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西元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攻击波兰,至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投降之世界大战。由中、美、英、法、苏等国,抵抗德、义、日等轴心国的侵略;战场包括欧、亚、非、澳四大洲;方式为陆海空之立体战。主要过程:一、自开战至一九四○年为德国席捲欧洲期。二、一九四一年德军向苏联进军,同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与欧洲战场合成世界性之全面战争。三、一九四三年义大利首宣告投降。四、一九四五年德国不支东西战线的攻击而溃败,于五月七日签降。五、日军因硫磺岛之役失利,美国于长崎、广岛投下原子弹及苏俄的宣战而于同年八月十日宣告战败投降,至九月二日正式签字。前后历时七年,人口及物质的损失较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为惨重。
《漢語大詞典》:刁讦(刁訐)
谓恶意攻击别人的短处,揭发别人的阴私。 明 王锜 寓圃杂记卷上:“ 海虞 之 木城 有 李某 者,素好刁訐,人畏之如虎。”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三宜恤:“一时刁訐四起,富户之破亡者甚矣。”
《漢語大詞典》:丑讦(醜訐)
恶意攻击。新唐书·张仲方传:“ 宪宗 方用兵,疾其言丑訐,贬为 遂州 司马。”
分類:恶意攻击
《國語辭典》:出其不意  拼音:chū qí bù yì
趁人不备,出于对方意料之外。《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三国演义》第五六回:「等主公出城劳军,乘势拿下,杀入城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也作「乘其不意」。
《漢語大詞典》: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语出孙子·计。原谓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苗子们今日过年,正好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冷眼观》第十七回:“谁叫他不迟不早的出了一个 林旭 ,要相信 袁廷尉 ,又偏偏的 袁廷尉 福至心灵,机关参破,得以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这么一干呢?”亦作“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出其不意,掩其不备 ”。《后汉书·庞参传》:“畜精鋭,乘懈沮,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则边人之仇报,奔北之耻雪矣。”新五代史·杂传·丁会:“ 罕之 料吾不敢渡 九鼎 ,以吾兵少而来远,且不虞吾之速至也。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者,兵家之胜策也。”
《國語辭典》:持人长短(持人長短)  拼音:chí rén cháng duǎn
抓住他人的过错缺点加以攻讦。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九。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
《国语辞典》:乘胜追击(乘胜追击)  拼音:chéng shèng zhuī jí
趁著胜利时追逐攻击溃败的敌方。如:「他们乘胜追击,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无力还击。」
《國語辭典》:墙倒众人推(牆倒眾人推)  拼音:qiáng dǎo zhòng rén tuī
(谚语)比喻人若一旦失势,则众人皆排挤、攻讦他。《红楼梦》第六十九回:「他虽好性儿,你们也该拿出个样儿来,别太过逾了,『墙倒众人推』。」
《漢語大詞典》:钳形攻势(鉗形攻勢)
两路兵力同时对敌人的两侧进行纵深攻击。
《國語辭典》:潜水艇(潛水艇)  拼音:qián shuǐ tǐng
能在水中潜航,以鱼雷、水雷、飞弹等武器攻击敌方舰船的战舰。体形长而椭圆,桅顶设置潜望镜,于露出水面时,可以窥视敌舰。亦可担任秘密侦察、输送谍员等任务。简称为「潜艇」。
《漢語大詞典》:趣袭(趣襲)
急袭,快速攻击。
分類:快速攻击
《漢語大詞典》:拍舰(拍艦)
古时一种攻击型的战舰。设有拍竿,可以遥击敌舰。陈书·徐世谱传:“时 景 军甚盛, 世谱 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
分類:攻击战舰
《漢語大詞典》:偶攻
结伙攻击。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偶攻 江陵 者,首 吉安 人, 江陵 遂怨 吉安 ,日与 吉安 縉绅为仇。”
分類:结伙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