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6,分44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收电
收封
收华
冬收
收熟
收讫
收教
收豪
收秋
收责
收才
加收
备收
收本
收撮
《漢語大詞典》:收电(收電)
(1).疾逝之闪电。形容疾速。汉书·韩安国传:“﹝ 匈奴 ﹞至如猋风,去如收电。”
(2).喻宏大的声威。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迴霜收电,使不陨越。” 李善 注:“ 荀悦 申鉴曰:‘人主威如雷电之震。’”
《漢語大詞典》:收封
旧时赌博的一种方式。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七章:“所谓‘收封’,就是人家只要把押牌写在纸封里,连同押钱交给狗腿子带去,就可以坐在家里等着中彩了。”
分類:赌博
《漢語大詞典》:收华(收華)
谓花蕊凋零。喻早逝。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掩綵瑶光,收华紫禁。”
《骈字类编》:冬收
梁简文帝临雍州革贪惰教春蚕不暖寒肌冬收不周夏饱
《漢語大詞典》:收熟
亦作“ 收孰 ”。 谓谷物成熟而收获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皖 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 唐 陈子昂 《梓州故居士陈君碑》:“白露时降,百穀收熟。”
《國語辭典》:收讫(收訖)  拼音:shōu qì
应收的钱物,对方已如数缴清。《喻世明言。卷一七。单符郎全州佳偶》:「单公写书,付与四承务收讫。」《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搬出二千个元宝锭,便是十万两,交付子春收讫。」
《漢語大詞典》:收教
收拘管教。《周礼·秋官·司圜》:“司圜掌收教罢民。” 贾公彦 疏:“云‘收教’者,谓入圜土见收,使困苦改悔,是收教也。”
分類:管教
《韵府拾遗 豪韵》:收豪
刘子翚诗敛锐收豪今碌碌
《漢語大詞典》:收秋
谓收获秋熟农作物。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这是往年下地收秋也盼望不到的好饭菜。” 赵树理 《三里湾·黄沙沟口》:“收秋这一段不是包工吗?” 李準 《大年初一》四:“那时正是七、八月快收秋的时候。”
《國語辭典》:收责(收責)  拼音:shōu zé
对人引罪自责。《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范蠡收责句践,乘扁舟于五湖。」
《國語辭典》:收责(收責)  拼音:shōu zhài
索还欠债。《战国策。齐策四》:「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分類:欠债
《漢語大詞典》:收才
收举贤才。《三国志·魏志·傅嘏传》:“举其贤者,出使长之;科其能者,入使治之,此先王收才之义也。”
分類:贤才
《韵府拾遗 尤韵》:加收
宋史孝宗纪淳熙二十五年戒州县加收耗粮
分类:加收
《骈字类编》:备收(备收)
礼记季秋之月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漢語大詞典》:收本
收回本金。《清续文献通考·市籴一》:“近日京城银钱帐局立意收本,不肯借贷。”
分類:收回本金
《國語辭典》:收撮  拼音:shōu cuò
1.收场、收尾。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师父,你疾快来救我,这公事怎好收撮。」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若是楚国天臣见了呵,其实难回避,怎收撮。」
2.按捺、抑制。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三折:「无明火怎收撮,掴打会看如何。」元。杨讷《西游记》第一九折:「恼的我无明火怎收撮,泼毛团怎敢张罗。」
3.调弄、挑拨。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好言语往来收撮,则办得两下里挑唆。」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二折:「我则见阶直下气倒忙扶坐,我这里慌搂定紧收撮,……叫一声杨景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