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宝井(寶井)
(1). 春秋 越国 范蠡 收藏财货的井堑。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范蠡 相 越 ,日致千金,家僮闲算术者万人,收四海难得之货,盈积於 越 都以为器,铜铁之类,积如山之阜,或藏之井堑,谓之宝井。”
(2).开采宝石的矿井。明史·云南土司传三:“初, 孟密 宝井,朝廷每以中官出镇,司採办。” 清 谷应泰 博物要览·志宝石:“ 云南 宝井产青红宝石。”
《国语辞典》:典藏  拼音:diǎn cáng
书籍、文物的收藏。如:「国家图书馆典藏了许多宋元的珍本。」
《漢語大詞典》:戢藏
亦作“ 戢臧 ”。 收藏。隶释·汉凉州刺史魏元丕碑:“彝戎宾服,干戈戢藏。”汉书·刑法志:“天下既定,戢臧干戈,教以文德。”
分類:收藏
《漢語大詞典》:佞宋
媚宋;迷宋。谓特别喜爱收藏 宋 版书籍。 叶德辉 《书林清话·藏书偏好宋元刻之癖》:“夫以爱妾美婢换书,事似风雅,实则近於杀风景,此则佞 宋 之癖,入於膏肓。其为不情之举,殆有不可理论者矣。”
《國語辭典》:保藏  拼音:bǎo cáng
保管收藏。如:「地下出土的古代文献非常珍贵,也极为脆弱,应有妥善的保藏方式。」《陈书。卷二。高祖本纪下》:「庚辰,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高祖亲出阙前礼拜。初,齐故僧统法献于乌缠国得之,常在定林上寺,梁天监末,为摄山庆云寺沙门慧兴保藏,慧兴将终,以属弟慧志。」
《漢語大詞典》:封藏
封闭收藏。史记·封禅书:“其礼颇采太祝之祀 雍 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三国志·魏志·张鲁传:“﹝ 张鲁 曰﹞‘寳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
《漢語大詞典》:禁府
(1).犹御府。宫中收藏、管理帝王御用财宝物品的地方。 宋 秦观 《李泌论》:“方其陷两京,所得禁府珍寳,輙以槖駞载归。”
(2).犹秘府。宫中收藏、管理珍贵图籍的地方。 清 吴伟业 《读史偶述》诗之二十:“禁府图书洞府簫,宣炉厰盒内香烧。”
《漢語大詞典》:余兵(餘兵)
(1).收藏的兵器。管子·问:“人有餘兵,诡陈之行,以慎国常。”
(2).犹残兵。史记·晋世家:“己巳,与 楚 兵合战, 楚 兵败, 得臣 收餘兵去。”史记·越世家:“ 越王 乃以餘兵五千人保栖於 会稽 。”战国策·齐策一:“ 楚 大胜 齐 ,其良士选卒必殪,其餘兵足以待天下。”
《国语辞典》:藏掩  拼音:cáng yǎn
收藏、隐藏。《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论本朝人物》:「介甫初与吕吉甫好时,常简帖往来。其一云:『勿令上知。』后来不足,吕遂缴奏之。神宗亦胡乱藏掩了。」
分类:收藏隐藏
《漢語大詞典》:点存
评点收藏。 清 吴敏树 《与篠岑论文派书》:“ 研生 老兄所点存,实皆足以问之当世。就以此本付刊,良可。”
分類:评点收藏
《国语辞典》:贴纸(贴纸)  拼音:tiē zhǐ
具黏性的纸张。上面印制各种图案,可供广告、收藏等用途。如:「小朋友最喜欢收藏印有卡通人物的贴纸。」
《国语辞典》:图书室(图书室)  拼音:tú shū shì
收藏各种图书资料,并可供人阅览、研读的场所。
《國語辭典》:图书馆(圖書館)  拼音:tú shū guǎn
将各种图书、资料加以蒐集、组织、保存,供群众阅览参考的机构。
《國語辭典》:收藏家  拼音:shōu cáng jiā
专门收藏古物珍玩的人。如:「他是个有名的古董收藏家。」《明史。卷二八八。文苑列传四。董其昌列传》:「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
《漢語大詞典》:韬旗(韜旗)
收藏军旗。谓息兵罢战。《晋书·王鉴传》:“卷甲韜旗,广农桑之务,播愷悌之惠,除烦苛之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