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获 → 穫獲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收田鼓
收获时节用的鼓。古时风俗,于收获时击鼓,以示庆祝。 宋 梅尧臣 《村豪》诗:“日击收田鼓,时称大有年。”
《國語辭典》:双季稻(雙季稻)  拼音:shuāng jì dào
第一季稻尚未收割时,已嵌植第二季稻,等第一季稻收穫时,第二季稻才刚长大,称为「双季稻」。或指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内收穫两次。
《漢語大詞典》:耘艾
耕种收获。荀子·王制:“脩隄梁,通沟澮……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 杨倞 注:“艾读为刈。”
分類:耕种收获
《漢語大詞典》:耕穑(耕穡)
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事。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夙失庭训,飢寒困瘁,躬执耕穡,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漢語大詞典》:一树百获(一樹百穫)
种一次收获百次。常喻培植人才获益长远。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穀;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穫者,穀也;一树十穫者,木也;一树百穫者,人也。”后世常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本此。
《國語辭典》:先难后获(先難後獲)  拼音:xiān nán hòu huò
先历经艰辛的过程,然后才有收穫。语本《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指成功必须付出努力。宋。朱熹〈答林退思书〉:「故夫子尝以先难后获为仁,又以先事后得为崇德。」
《漢語大詞典》:寄秧
水稻秧苗的一种假植方法。当水稻的前作收获太晚不能及时整地插秧,秧苗在秧田里生长的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为控制秧苗生长,将秧龄25-30天的秧苗掘起,暂时栽在肥沃的早稻田或空闲地中,隔些时间再栽到大田中。
《漢語大詞典》:回茬
同种作物在正茬收获后复种的那一茬。如: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机种好回茬作物。
《漢語大詞典》:采蓄
收获储藏。 清 杜岕 《九日荔轩招汎虎丘观穫》诗:“缓带倾庶饈,高言及采蓄。”
分類:收获储藏
《漢語大詞典》:抢秋(搶秋)
突击收获秋熟作物。
《國語辭典》:树上开花(樹上開花)  拼音:shù shàng kāi huā
比喻投资本钱以赚取利润。《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这件事参出去,胡统领一面,多少总可以生法,还可以树上开花,不过借我们这点,当做药线,好处在后头。」《孽海花》第二二回:「兄弟原只带了十二万银子进京,后来添出六万,力量本来就不济的了。亏了永丰庄肯担承这宗款子,虽觉得累点儿,那么树上开花,到底儿总有结果。」
分類:收获
《國語辭典》:三十六计(三十六計)  拼音:sān shí liù jì
三十六本为虚数,极言计策极多。后好事者附会,凑足三十六实数,名目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灭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漢語大詞典》:啬黍(嗇黍)
收获的黍稷。仪礼·少牢馈食礼:“宰夫以籩受嗇黍,主人尝之,纳诸内。” 郑玄 注:“收敛曰嗇。明丰年乃有黍稷也。”
分類:收获黍稷
《國語辭典》:满载而归(滿載而歸)  拼音:mǎn zài ér guī
装载得满满的回来。比喻收穫丰富。明。李贽〈书答又与焦弱侯〉:「然林汝宁向者三任,彼无一任不往,往必满载而归。」《荡寇志》第二六回:「纪二指著戴春道:『倒还是他,随了大舅到四川,大获利息,前年大舅去世,他却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