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租挈
收田租的约令。挈,通“ 契 ”。《汉书·沟洫志》:“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其议减。” 颜师古 注:“租挈,收田租之约令也。”
分類:收田田租
《漢語大詞典》:籍敛(籍斂)
(1).征收田税。管子·山至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取下无顺於此者矣。”墨子·节用上:“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 孙诒让 间诂引 王引之 曰:“籍敛,税敛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取下:“用民之力,不过岁三日。籍敛,不过十一。”
(2).收取籍田所种谷物。《汉书·礼乐志》:“籍敛之时,掩收嘉穀。” 颜师古 注:“籍敛,谓收籍田也。”
《漢語大詞典》:秋征
秋季征收田赋。 清 贝青乔 《杂谣》之一:“县官目击议开賑,诸使方下秋征符。”
《漢語大詞典》:青由
征收田赋的通知单。古谣谚卷五一引林居漫录:“某御史倣其意,请少印青由,每图止给里长一张,而图民併列焉。”
《漢語大詞典》:两忙税(兩忙税)
清 雍正 十三年规定征收田赋,分上下两期。上期从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从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故有“两忙税”之称。 清 魏源 《江南吟》之一:“有田何不种稻稷?秋收不给两忙税。”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考三》
《國語辭典》:易知由单(易知由單)  拼音:yì zhī yóu dān
官吏在徵收钱粮以前,按田地等级应收若干的数目,列单刊印,发给纳粮的人,让他们容易知道应缴的数目的通知书,称为「易知由单」。
《漢語大詞典》:田部吏
古时征收田赋的官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奢 者, 赵 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 平原君 家不肯出租, 奢 以法治之,杀 平原君 用事者九人。”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十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田部吏,部收田之租税者也。”
《漢語大詞典》:诡挂(詭挂)
明 清 时课收田产赋税,小民常数倍于官绅,故有田产者常将产权假托于官绅名下,谓之“诡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盗户:“既而奸民以此要上,数十年鬻去之产,皆诬託诡挂,以讼售主。”
《漢語大詞典》:上打租
(1).预收田租。《解放日报》1944.6.19:“ 民国 六年后,又都改成了‘上打租’,十月十五即得将下年的租子交了。”
(2).引申为先付酬金后办事。 张寿臣 《麦子地》:“我这个教书的可是有一样儿啊,得先给学钱,念一个月再给钱可不干,我这是‘上打租’。”
《漢語大詞典》:三联串票(三聯串票)
旧时征收田赋用的票据,格式与“三联单”相同。《清文献通考·田赋三》:“﹝ 雍正 八年﹞申明三联串票之法,令有漕地方画一通行,嗣后州县徵收粮米之时,预将各里各甲花户的名,填定联三版串,一给纳户执照,一给经承销册,一存州县查对。”详“ 三联单 ”。
《國語辭典》:三联单(三聯單)  拼音:sān lián dān
同式三张相联的单据。中有骑缝钤记并编号,徵收机关之凭单多用之。一为收据,一为解款凭据,一为存根。
《漢語大詞典》:截串
亦作“ 截票 ”。 旧时征收田赋的缴款凭证。分为两半,一留官府,一给纳税户。后改为三联,一留官府,一给差役,一给纳税户,称三连串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三连串票》:“串票者,纳粮花户执之以为据者也。然花户有执,而排里临限,无凭查截,势必问之流水,未免号杂而难稽,故截串之不可不并设也。” 清 黄六鸿 《截票免比》:“连二免比票,一截票存算,一归农免比,合缝用印……查比之日,总书将所存截票存算票根,粘入限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