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57
典故
3
词典
150
佛典
2
其它
2
共157,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攘贪
西攘
菑攘
伧攘
殴攘
攘乱
攘拳
攘磔
攘攫
克攘
捞攘
枉攘
威攘
双攘
臣攘
《漢語大詞典》:
攘贪(攘貪)
排除贪欲。 唐
卢肇
《宜州新兴寺碑》
:“但学者不能窒慾攘贪,遗名去利,弗捨有漏而思住无为耳。”
分類:
排除
贪欲
《骈字类编》:
西攘
汉书徐乐传: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
《漢語大詞典》:
菑攘
开拓;平定。
《
新唐书·杜黄裳裴垍等传赞
》
:“ 杜黄裳 善谋, 裴垍 能持法, 李藩 鯁挺, 韦贯之 忠实,皆足穆天縡,经国体,拨衰奋王,菑攘四方。”
分類:
开拓
平定
《漢語大詞典》:
伧攘(傖攘)
紊乱貌。
《汉书·贾谊传》
:“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抢,音傖。 吴 人駡 楚 人曰傖。傖攘,乱貌也。”
分類:
紊乱
《漢語大詞典》:
殴攘(毆攘)
殴击攘除。 宋
王禹偁
《贺圣驾还京表》
:“蕞尔 林胡 ,无名内侮,蜂屯乌合,鼠窃狗偷,必想边民夺梃以殴攘,亭长持绳而縶缚,岂劳车驾远涉山川?”
《漢語大詞典》:
攘乱(攘亂)
扰乱。
《三国演义》
第一○三回:“若 蜀 人攘乱,不出接战, 孔明 必然患病矣。”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
:“朕自践极以来,匪躬有失,饥饉荐臻,继以兵凶,愈增攘乱。”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第二篇序说:“ 周 秦 之际的学者苦于天下的争夺攘乱,在政治思想上便发生两种倾向。”
分類:
扰乱
二篇
序说
《漢語大詞典》:
攘拳
见“ 攘卷 ”。
《漢語大詞典》:
攘卷(攘捲)
亦作“ 攘拳 ”。捋袖举拳。
《淮南子·修务训》
:“及至勇武攘卷一擣,则摺脇伤干。”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 刘整 ﹞隔箔攘拳大駡,突进房中,屏风上取车帷準米去。”
亦作“ 攘捲 ”。卷袖曲臂。
《淮南子·原道训》
:“於是民人被髮文身,以像鳞虫;短綣不絝,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 高诱 注:“卷,卷臂也。” 汉
刘向
《
列女传·赵津女娟
》
:“ 简子 将渡,用檝者少一人, 娟 攘卷操檝而请。” 汉
刘向
《
列女传·鲁季敬妻
》
:“ 文伯 引袵攘捲而亲馈之。”
《漢語大詞典》:
攘磔
谓宰牲祈禳。攘,通“ 禳 ”。 宋
苏轼
《和子由除日见寄》
:“愁来岂有魔,烦汝为攘磔。”
分類:
祈禳
《漢語大詞典》:
攘攫
掠夺。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
:“爪牙四路布倀鬼,白昼攘攫穷搜牢。”
分類:
掠夺
《漢語大詞典》:
克攘
见“ 克让 ”。
《國語辭典》:
克让(克讓)
拼音:
kè ràng
能够谦让。《书经。尧典》:「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家怀克让之风,人咏康哉之诗。」
分類:
谦让
《漢語大詞典》:
捞攘(撈攘)
犹扰攘。
《
朱子语类
》
卷二五:“若人而不仁,空有那周旋百拜,鏗鏘鼓舞,许多捞攘,当不得那礼乐。”
分類:
扰攘
《漢語大詞典》:
枉攘
纷乱貌。枉,通“ 狂 ”。
《楚辞·严忌〈哀时命〉》
:“摡尘垢之枉攘兮,除秽累而反真。” 王逸 注:“枉攘,乱貌。”
分類:
纷乱
纷乱貌
《漢語大詞典》:
威攘
以威力攘除。
《
明史·屈伸传
》
:“在我示怯弱之形,在彼无创艾之意,非王者威攘之道。”
分類:
威力
《分类字锦》:
双攘(双攘)
吴融
赠李长史歌
双攘轻袖当高轩,含商吐羽凌非烟。
分类:
袖
《韵府拾遗 养韵》:
臣攘
风俗通:宫声乱者则其君骄,商声错者则其臣攘。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