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修激
谓有操守且言行激切果决。 汉 刘向 说苑·立节:“非良篤修激之君子,其谁能行之哉!”
《国语辞典》:斯文委地  拼音:sī wén wěi dì
文人不顾操守,自甘堕落。亦指文化遭废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六。杜少陵一》:「由杜子美以来,四百馀年,斯文委地。」也作「斯文扫地」。
《国语辞典》:寒花晚节(寒花晚节)  拼音:hán huā wǎn jié
在寒冬而不凋的花。比喻人老而操守愈坚。宋。韩琦〈九日水阁〉诗:「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也作「黄花晚节」、「晚节黄花」。
《国语辞典》:甘贫守节(甘贫守节)  拼音:gān pín shǒu jié
甘守贫苦,坚守志节。表示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一折》:「今日夫为彭泽令,甘贫守节乐怡怡。」也作「甘贫守志」。
《国语辞典》:捉身不住  拼音:zhuō shēn bù zhù
1.把持不住身体。《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这个恶物如茶盘大,看不甚明白,望著杨公扑将来。……杨公惊得捉身不住。」
2.不能坚持行为操守。《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看这妇人,日里也骚托托的,做妖撒妖,捉身不住。」
《国语辞典》:晚节黄花(晚节黄花)  拼音:wǎn jié huáng huā
在岁暮寒冬中不凋的菊花。比喻人老而操守愈坚。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三八出:「须信苦尽甘来,晚节黄花无既。」也作「寒花晚节」、「黄花晚节」。
《国语辞典》:直节劲气(直节劲气)  拼音:zhí jié jìng qì
操守气节刚直不阿。《明史。卷二一四。王廷传》:「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國語辭典》:风雨如晦(風雨如晦)  拼音:fēng yǔ rú huì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比喻处于险恶环境中也不改变其操守。《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立身行道,始终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也作「风雨晦冥」。
《漢語大詞典》:积雪封霜(積雪封霜)
南史·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栢赋》以见志,曰:‘……衝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晋 陆机 《拟兰若生朝阳》诗:“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后以“积雪封霜”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唐 骆宾王 《浮查》诗序:“非夫禀乾坤之秀气,含宇宙之淳精,孰能负凌云概日之姿,抱积雪封霜之骨。”
《漢語大詞典》:轨操(軌操)
典范的操守。南齐书·高逸传序:“若今十餘子者,仕不求闻,退不讥俗,全身幽履,服道儒门,斯逸民之轨操,故缀为《高逸篇》云尔。”
分類:典范操守
《國語辭典》:寡廉鲜耻(寡廉鮮恥)  拼音:guǎ lián xiǎn chǐ
没有操守,不知廉耻。《明史。卷二○八。余珊传》:「正德间,士大夫寡廉鲜耻、趋附权门,幸陛下起而作之。」《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漢語大詞典》:百折不移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 明 吴承恩 《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漢語大詞典》:胆守(膽守)
胆量和操守。三国志·吴志·朱然传:“ 蒙 对曰:‘ 朱然 胆守有餘,愚以为可任。’”
分類:胆量操守
《漢語大詞典》:砥厉廉隅(砥厲廉隅)
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 孔颖达 疏:“言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孔丛子·连丛子下:“志不在小,则不可度,砥厉廉隅,则不可越,行高体卑,则不可阶。”亦作“ 砥礪廉隅 ”。 宋 苏轼 《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礪廉隅,有搢绅之风。”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儒学本有名教之目,故砥礪廉隅,崇尚名节。”
《漢語大詞典》:砥节励行(砥節勵行)
砥砺操守和品行。孔丛子·公仪:“ 鲁 人有 公仪休 者,砥节励行,乐道好古,恬於荣利,不事诸侯。”亦作“ 砥节厉行 ”、“ 砥节礪行 ”。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故中郎 西平 郭修 ,砥节厉行,秉心不回。”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 纪僧珍 砥节礪行,终始无瑕。” 宋 秦观 《司马迁论》:“盖 迁 自伤砥节礪行,特以贫故,不免于刑戮。” 王闿运 《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礪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