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摆尾(摆尾)  拼音:bǎi wěi
1.摇尾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出林迎接。」
2.比喻对人讨好、谗媚。如:「他又开始向我摆尾了。」
3.形容人得意忘形。如:「看他一副摇头摆尾的样子,实在令人讨厌。」
《漢語大詞典》:猪姆摆尾利(猪姆擺尾利)
像母猪摇尾巴一样多的利息。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九章:“他只得月月季季向‘公平鱼栏’借钱,可是,鱼栏的‘猪姆摆尾利’,却又像在他脖子上套上了一条绞索,勒得他连口气都喘不过来了。”
《國語辭典》:摇头摆尾(搖頭擺尾)  拼音:yáo tóu bǎi wěi
本指动物摆动头尾,借以形容人高兴、得意或悠然自得的神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他出来一见了,便摇头摆尾的说道:『此所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也作「摆尾摇头」。
《國語辭典》:摆尾摇头(擺尾搖頭)  拼音:bǎi wěi yáo tóu
摆动头尾。形容高兴或悠游自得的神情。《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出林迎接。」《孤本元明杂剧。鱼篮记。第一折》:「这鱼摆尾摇头在水内,全不知深共浅。」也作「摇头摆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