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搜 → 搜蒐”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搜阅(搜閱)  拼音:sōu yuè
搜索查阅。《红楼梦》第七四回:「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
《漢語大詞典》:蒐采(蒐採)
亦作“ 蒐採 ”。 搜集。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燕语》:“ 乾隆 年,四库舘臣蒐采考异,各附入《燕语》本条之下。” 姚椿 《南宋文范序》:“乃 元 明 以来,鲜克蒐採,间有述作,鬱而不彰,岂非人不足以任其事,道不足以综其言与?” 蔡寅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顾乃美不自炫,而独蒐採三十年来人物之一鳞一爪,辑録成书,命曰《诗徵》。”
分類:搜集
《漢語大詞典》:搜摘
搜集摘取。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至於工文自试者,又不过於雕词鏤句之才,搜摘絶离之学。” 清 戴名世 《〈三山存业〉序》:“凡天人性命之故,礼乐制度之详,经史百家之同异,搜摘抉剔,有所得,即笔之於书。”
犹搜搅。 唐 陆贽 《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搜摘郡县,劾验簿书。”参见“ 搜搅 ”。
分類:搜集摘取
《漢語大詞典》:搜搅(搜攪)
扰乱;搅动。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炎风日搜搅,幽怪多冗长。” 宋 黄庭坚 《谢送碾赐壑源拣芽》诗:“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传香。” 宋 方岳 《赵龙学寄阳羡茶》诗:“相思几梦山阴雪,搜搅平生书五车。”
分類:扰乱搅动
《漢語大詞典》:讨搜(討蒐)
探寻搜集。 清 杨恩寿 《坦园日记》卷七:“《明河篇寿王一梧》云:‘……手撰鸿製辉刀球,熙朝掌故详讨蒐。’”
分類:探寻搜集
《漢語大詞典》:网捕(網捕)
(1).以网捕鱼。后汉书·鲜卑传:“闻 倭 人善网捕,於是东击 倭人国 ,得千餘家,徙置 秦水 上,令捕鱼以助粮食。”
(2).网罗搜集。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上:“其亦未知其实,漫遣出外网捕诸事也?”
《漢語大詞典》:采政
搜集政情。 南朝 梁 江淹 《遣使巡行诏》:“昔明王驭世,巡岳采政。”
分類:搜集政情
《漢語大詞典》:采辑(采輯)
搜集辑录。 明 陆深 《停骖录》:“予同县人 卫君庸 知州事,尝採辑史传文,集为《唐忠臣録》。”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五二:“则採辑诗赋四六中最下俗艷语,用为 无盐 之粉黛。咏叹淫佚之意,百无一存。”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是以不惮辛勤,广为採辑,附纸分送。”
搜采编辑。 明 钱德洪 《〈传习录〉跋》:“同门 曾子 才汉 得 洪 手抄,復傍为采辑,名曰《遗言》。” 清 曾国藩 《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 国藩 尝采辑国朝诸儒言行本末。”
《国语辞典》:线人(线人)  拼音:xiàn rén
情治单位为搜集情报、线索,以非正式方式运用的一批人。也称为「线民」。
《國語辭典》:图书馆(圖書館)  拼音:tú shū guǎn
将各种图书、资料加以蒐集、组织、保存,供群众阅览参考的机构。
《漢語大詞典》:搜擿
搜索揭发。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若徧歷诸司,搜擿疵纇,太为烦碎。”
搜集摘取。 宋 韩维 《朝发灵树寄曼叔师厚》诗:“诸君豪杰士,经训饱搜擿。”
《漢語大詞典》:摭采(摭採)
搜集采用。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据此造太平经时,所摭採极杂,远及夷狄之文。”
《漢語大詞典》:攈摭
亦作“攟摭”。 摘取;搜集。汉书·刑法志:“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姦,相国 萧何 攈摭 秦 法,取其宜於时者,作律九章。” 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汉文类〉序》:“﹝ 宗直 ﹞搜讨磔裂,攟摭融结,离而同之,与类推移,不易时月,而咸得从其条贯。”新唐书·柳璟传:“帝叹《新谱》《永泰新谱》)详悉,詔 璟 攟摭 永泰 后事缀成之。”
分類:摘取搜集
《國語辭典》:博物馆(博物館)  拼音:bó wù guǎn
一种陈列各式各样物品,并永久保存及研究的场所。参见「博物院」条。
《漢語大詞典》:掇采(掇採)
亦作“ 掇採 ”。 选取,搜集。南史·循吏传序:“案前史各立《循吏传》,序其德美,今并掇采其事,以备此篇云。”隋书·诚节传序:“故掇採所闻,为《诚节传》。”
分類:选取搜集
《漢語大詞典》:钤括(鈐括)
谓搜集整理。魏书·崔鸿传:“於是 谈 迁 感 汉 德之盛,痛诸史放絶,乃鈐括旧书,著成《太史》。”
分類: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