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搜 → 搜蒐”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苦觅(苦覓)
苦心寻觅、搜索。特指诗人苦吟。 宋 苏轼 《赠善相程杰》诗:“书中苦觅元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
《漢語大詞典》:搜山
(1).进入山中搜索。 唐 韩偓 《边上看猎赠元戎》诗:“搜山闪闪旗头远,出树斑斑豹尾长。” 魏巍 《朝鲜人》:“我怕敌人天亮搜山,想先侦察一下敌人的动静。”
(2).谓盗匪在山中寻求抢劫对象。 明 冯惟敏 《醉太平·李中麓醉归堂夜话》曲:“搜山的正撞个精光棍,巡栏的也有个低时运。”
《漢語大詞典》:寻索(尋索)
(1).寻找搜索。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充 帐下都督 周勤 时昼寝,梦见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径。 勤 惊觉,闻失 充 ,乃出寻索。”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真君命 甘 施 二弟子遍处寻索。”
(2).追寻思索。 宋 苏轼 《小篆般若心经赞》:“纵復学之能粗通,操笔欲下仰寻索。”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小説之所以耐人寻索,而助人兴味者,端在其事之变幻,其情之离奇,其人之复杂。”
《國語辭典》:罗掘(羅掘)  拼音:luó jué
处境穷困,尽力筹措的窘状。参见「罗雀掘鼠」条。如:「战后的日本残破不堪,家家罗掘度日,但是半世纪以后,景况已完全改观。」
《國語辭典》:罗雀掘鼠(羅雀掘鼠)  拼音:luó què jué shǔ
唐朝睢阳城守将张巡、许远,因安禄山叛变,被围困粮绝,至网罗鸟雀、挖掘鼠类以充饥。典出《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张巡传》。后形容财物缺乏时,用尽一切方法筹措款项。
《漢語大詞典》:句索
犹搜寻,搜索。 清 王夫之 《显考武夷府君行状》:“ 张献忠 陷 衡州 ,句索不孝兄弟充伪吏,日投人水中。” 清 王夫之 《显妣谭太孺人行状》:“不孝兄弟,遘皇天之厄,癸未丁亥,婴句索之酷,屡貽母以不测之忧。”
分類:搜寻搜索
《漢語大詞典》:搜伏
搜索隐伏之敌。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 回紇 叶护 使其将军 鼻施吐拨裴罗 等引军旁 南山 搜伏,因驻军岭北。”金史·忠义传三·斜烈:“初至 商州 ,一日搜伏,於大竹林中得 欧阳脩 子孙,问而知之,併其族属乡里三千餘人皆纵遣之。”
分類:搜索隐伏
《國語辭典》:检索(檢索)  拼音:jiǎn suǒ
检阅、查索。如:「公司以电脑建立资料档案,以便于检索使用。」
《國語辭典》:打粮(打糧)  拼音:dǎ liáng
1.搜求粮食。《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时吕布与张邈、张超尽在城中,高顺、张辽、臧霸、侯成巡海打粮未回。」
2.盗贼称劫掠财物为打粮。如:「昨日土匪围了城,四处打粮,抢了好几处村庄。」
《漢語大詞典》:罗搜(羅搜)
到处搜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棋鬼:“岳帝使直曹问罪於 王 , 王 怒,使小人辈罗搜之。”
分類:到处搜索
《漢語大詞典》:搜掠
搜索掠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其人之家财细软,搜掠一空。” 许地山 《萤灯》:“敌人已进入王宫,到处搜掠东西。”
分類:搜索掠夺
《漢語大詞典》:钩擿(鉤擿)
亦作“钩擿”。 搜索挑剔。 明 唐顺之 《赠宜兴尹林君序》:“为政洁己而恕人,未尝取办於敲朴钩擿以为能。”
分類:搜索挑剔
《漢語大詞典》:部索
部署搜索罪人。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 上官桀 谋反时, 广汉 部索。” 颜师古 注:“﹝部索﹞部分搜索罪人也。”
《國語辭典》:搜查  拼音:sōu chá
搜索检查。如:「警方正在附近搜查可疑人物。」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卷二。附羊城日报七则。广勇》:「方林公搜查鸦片,有犯必惩。」
《國語辭典》:罗捕(羅捕)  拼音:luó bǔ
围捕,多方搜捕。如:「追缉不法,罗捕罪犯能够澈底,是社会治安能改善的主因。」
分類:搜索捕捉
《漢語大詞典》:搜剿
搜索清剿。 清 曾国藩 《毕君殉难碑记》:“君以正月二日出师,初四日骤攻 景德镇 ,入市,乃无一贼;别挈十人搜剿后街,贼蜂起,从卒亡七人,伤三人。”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四章:“ 郭祥 接到命令:立刻到 苍鹰岭 以南的大山里去搜剿一股溃散的敌人。”
分類:搜索清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