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搜 → 搜蒐”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罗雀(羅雀)
(1).形容门庭寂静或冷落。 唐 白居易 《寄皇甫宾客》诗:“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 宋 刘克庄 《凤凰阁》词:“安用羡伊结駟,叹儂罗雀。”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月餘,试毕贾归,地可罗雀矣。”参见“ 门可罗雀 ”。
(2).喻用尽办法搜刮财物。 梁启超 《岁暮感怀》诗:“近闻诛歛空罗雀,儻肯哀鸣念泽鸿。”参见“罗雀掘鼠”。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國語辭典》:罗雀掘鼠(羅雀掘鼠)  拼音:luó què jué shǔ
唐朝睢阳城守将张巡、许远,因安禄山叛变,被围困粮绝,至网罗鸟雀、挖掘鼠类以充饥。典出《新唐书。卷一九二。忠义传。张巡传》。后形容财物缺乏时,用尽一切方法筹措款项。
《國語辭典》:搜剔  拼音:sōu tī
搜索挑剔。唐。杜牧〈黄州准赦祭百神文〉:「绍功嗣德,搜剔幽昧。」《红楼梦》第五六回:「我们这里搜剔不遗,已经不当,──皆因你奶奶是个明白人,我才这样行。」
《漢語大詞典》:刮地
(1).谓大风掠地。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是日东风刮地,自 洛 南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 前蜀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余今正泣 杨朱 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宋 蔡伸 《惜奴娇》词:“雪意垂垂,更刮地,寒风起。”
(2).犹席卷。新唐书·藩镇传·程日华:“前刺史 李固烈 ……请还 恒州 。既治装,悉帑以行。军中怒曰:‘马瘠,士飢死,刺史不弃毫髮卹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遂共杀 固烈 ,屠其家。”
(3).喻搜刮无余。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
《漢語大詞典》:椎剥
谓残酷搜刮。 宋 尤袤 《淮民谣》:“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鷄豕。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清 梅曾亮 《〈黔记〉序》:“苟民田夺而官田遂增,椎剥其肤髓,为国家经常之规。万世之忧,可一朝而伏也。”
分類:残酷搜刮
《國語辭典》:肥美  拼音:féi měi
1.肥沃美好。汉。贾谊〈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2.富裕充实。《儒林外史》第二○回:「若小弟侥倖,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
《國語辭典》:地皮  拼音:dì pí
1.地的表面。唐。韩愈 题于宾客庄诗:「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水浒传》第七七回:「这李逵轮两把板斧,鲍旭仗一口宝剑,项充、李衮各舞蛮牌遮护,却似一团火块,从地皮上滚将来。」
2.指土地。也特指供建筑用的土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此番他来时,又叫人把那片地皮量了尺寸四址,草草画了一个图带来的。」
3.百姓的财物。旧时贪官污吏搜括百姓财物称为「卷地皮」、「刮地皮」。唐。卢仝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首之一四:「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漢語大詞典》:率敛(率斂)
搜刮聚敛。《旧唐书·宣帝纪》:“但不率敛官吏,不科配百姓,一任各守州县旧例色目支给。”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虽欲重困生灵,暴加率敛,其可及乎?”
分類:搜刮聚敛
《國語辭典》:剥削(剝削)  拼音:bō xuè
压榨、搜刮。《梁书。卷三八。贺琛传》:「故为吏牧民者,竞为剥削,虽致赀巨亿,罢归之日,不支数年,便已消散。」唐。魏徵〈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剥削黔黎,涂毒天下。」
《漢語大詞典》:朘剥
剥削搜刮。 宋 叶适 《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今财窘兵穷,贪将朘剥,外约难信,内心弗齐。”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阑驾上书:“上下交征,公私朘剥,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王婆醋钵》:“ 俊 以贿通 松江 伪尹 郑焕 ,署宰 华亭 ,酷刑朘剥,邑民恨入骨髓。”
分類:剥削搜刮
《漢語大詞典》:搜牢
掳掠。牢,搜刮。后汉书·董卓传:“是时 洛 中 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 卓 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物资,谓之‘搜牢’。”
分類:掳掠搜刮
《國語辭典》:敛财(斂財)  拼音:liàn cái
1.积聚钱财。《旧唐书。卷一四。宪宗本纪上》:「况敛财日寡而授禄至多,设官有限而入色无数,九流安得不杂,万物安得不烦。」
2.搜刮、骗取钱财。如:「神棍敛财、骗色的事情,时有所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此妪阴谋百出,以妖妄歛财,乃托其名于吾辈,故今日真附其体,使共知其奸。」
《漢語大詞典》:剥割
割削。犹言盘剥、搜刮。后汉书·宦者传序:“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魏书·萧衍传》:“剥割苍生,肌肉略尽,刳剔黔首,骨髓俱罄。”
分類:盘剥搜刮
《漢語大詞典》:苞篚
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 包 ”,蒲包;篚,竹器。《梁书·王亮传》:“出守名邦,入司管辖,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漢語大詞典》:营聚(營聚)
(1).置办储备。 宋 司马光 《训俭示康》:“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
(2).聚敛;搜刮财物。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历任官吏竞相营聚,有的贪污所积,多至万金。”
《漢語大詞典》:刻敛(刻斂)
谓极力搜刮(财货)。新唐书·隐逸传·孟詵:“ 詵 居官颇刻敛,然以治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财在天下,理之以义。未闻刻敛,其罪在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