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标举(標舉)  拼音:biāo jǔ
1.揭示、列举。《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迹,标举终始之坛也。」
2.高出、高超。《宋书。卷六七。列传。谢灵运》:「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國語辭典》:首义(首義)  拼音:shǒu yì
1.首先率众,归于正义。唐。韩愈平淮西碑〉:「魏将首义,六州降从。」
2.首倡起义。唐。杜甫别张建封〉诗:「刘裴建首义,龙见尚踌躇。」
3.揭示主旨。汉。王充《论衡。正说》:「夫春秋之有年也,犹尚书之有章。章以首义,年以纪事。」
《国语辞典》:揭橥(揭橥)  拼音:jiē zhū
标举、揭示。如:「揭橥民主政治的真谛。」也作「楬橥」。
分类:标举揭示
《國語辭典》:笑剧(笑劇)  拼音:xiào jù
这一类戏剧最原始粗糙的型式是Slap-stick,原义是剖开的棍子打起来会响。故戏中大部分是通俗、誇张的滑稽动作,并充满跌打翻滚的动作,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戏剧。
《漢語大詞典》:彰暴
披露,揭示。后汉书·徐璆传:“ 璆 到州,举奏 忠 臧餘一亿,使 冠军县 上簿诣大司农,以彰暴其事。”
分類:披露揭示
《國語辭典》:揭露  拼音:jiē lù
显露,揭示。如:「揭露底细」、「揭露真相」。
《漢語大詞典》:披示
揭示,显示。 艾青 《向太阳·太阳之歌》:“ 邓肯 ,从太阳得到启示,用崇高的恣态,披示给我们以自然的旋律。”
分類:揭示显示
《漢語大詞典》:揭宝(揭寶)
喻揭示结局。宝,一种赌具。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他希望在他进山以前,和她揭‘宝’,红哩黑哩,就这一家伙。”
《漢語大詞典》:表徵
1.揭示,表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被之千载,表徵盛衰,殷鉴兴废。”
2.显露于外的征象。 叶圣陶 《倪焕之》一:“浓浓的两道眉毛稍稍蹙紧,这是他惯于多想的表征。” 沙汀 《淘金记》十七:“ 龙哥 沉默着,粗声粗气地响着鼻息。而这正是他开动脑筋的表征。”
《國語辭典》:楬橥(楬櫫)  拼音:jié zhū
1.标识、标明。《周礼。秋官。职金》:「辨其物之美恶与其数量,楬而玺之。」汉。郑玄转引郑司农注:「既揭笺书其数量,又以印封之,有所表识,谓之楬橥。」
2.标举、揭示。如:「他在这篇文章中楬橥出救世救民的理想与主张。」也作「揭橥」。
《漢語大詞典》:征表(徵表)
(1).特征,表象。吕氏春秋·观表:“圣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先知必审徵表,无徵表而欲先知, 尧 舜 与众人同等。”
(2).犹揭示,体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
《國語辭典》:表徵  拼音:biǎo zhēng
事实表现足资徵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被之千载,表徵盛衰,殷鉴兴废。」
《漢語大詞典》:摽置
标置。谓揭示品格,定其地位。摽,通“ 标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铨曹:“乃窃定海内文士百有餘人,分作九等,高自标置,与 张説 、 李邕 并居第一,自餘皆被排斥。”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治戒》:“吾殁后……坟高三尺,石翁仲兽不得用,盖自摽置者,非千载永安计尔。”
《漢語大詞典》:玄拔
谓能冥会玄理并揭示其奥义。 晋 郗超 《与亲友论支道林书》:“ 道林 法师,神理所通,玄拔独悟。数百年来,绍明大法,令真理不絶者一人而已!”
《漢語大詞典》:徵表
1.特征,表象。吕氏春秋·观表:“圣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先知必审徵表,无徵表而欲先知, 尧 舜 与众人同等。”
2.犹揭示,体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