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握铅抱椠(握鉛抱槧)
语本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握铅抱槧”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清 冯桂芬 《苏州试院记》:“ 同治 初元……勘定 苏州 ,復次第削平 常 、 镇 、 湖 、 嘉 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亦省作“ 握槧 ”、“ 握铅 ”。 清 曾国藩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苟,未及事事,而齿髮固已衰矣。”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它日残喘稍苏,校刻先人遗书毕,当再鼓握铅之气。”
《國語辭典》:握拳透掌  拼音:wò quán tòu zhǎng
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参见「握拳透爪」条。宋。苏轼《东坡题跋。卷一。偶书》:「张睢阳生犹骂贼;嚼齿穿龈,颜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掌。」
《國語辭典》:握拳透爪  拼音:wò quán tòu zhǎo
晋朝卞壸力战苏峻率领叛军而身亡。后有贼盗墓,开棺见卞壸尸体虽僵,鬓发苍白,面貌如生,两手握拳,指爪皆穿透手背。典出《晋书。卷七○。列传。卞壸》。后用以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也作「握拳透掌」。
《漢語大詞典》:握发吐飧(握髮吐飧)
见“ 握髮吐哺 ”。
《國語辭典》:握发吐哺(握髮吐哺)  拼音:wò fǎ tǔ bǔ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典出《韩诗外传》卷三。比喻求贤心切。唐。陆贽 兴元论解羌公辅状:「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无贤愚,咸宜录用。」《宋书。卷五九。张畅传》:「周公握发吐哺,二王何独贵选?」也作「吐哺捉发」、「吐哺握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握发吐餐」。
《漢語大詞典》:司握
掌握。《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伸论民族、民权、社会三主义异同再答来书论(新世纪)发刊之趣意》:“今之主民族主义者,其目的也,惟汉人始能握政权,全国之行政机关,皆由其司握。”
分類:掌握
《分类字锦》:一握藏春
刘因 梅杖诗 天教一握藏春密,风觅馀香就手吹。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沐三握发(一沐三握髮)
见“ 一沐三捉髮 ”。 汉 王充 论衡·书解:“ 文王 日昃不暇食,此谓演而益卦; 周公 一沐三握髮,为 周 攻法制而 周 道不弊。”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 干王 恩高量广,不以初交见嫌,不以触犯见罪,虽兴 周 之 姬旦 ,一饭吐三餔,一沐三握髮,无以过也。”
分類:太平天国
《國語辭典》:携云握雨(攜雲握雨)  拼音:xī yún wò yǔ
语本战国楚。宋玉 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比喻男女相会寻欢。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因今宵传言送语,看明日携云握雨。」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三折:「你往常时在那鸳鸯帐底那般儿携云握雨。」也作「携云挈雨」、「握雨携云」、「握云携雨」。
分類:男女欢合
《国语辞典》:满有把握(满有把握)  拼音:mǎn yǒu bǎ wò
对事具有绝对成功的信心。如:「对这次考试,我满有把握的。」
《国语辞典》:胜券在握(胜券在握)  拼音:shèng quàn zài wò
比喻很有把握,相信自己已经可以成功。如:「赛跑将达终点,他遥遥领先,已是胜券在握。」
《国语辞典》:太阿在握  拼音:tài ē zài wò
太阿,吴国干将所铸的宝剑。「太阿在握」比喻掌握权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五。内监。内臣掌兼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
《国语辞典》:怀铅握素(怀铅握素)  拼音:huái qiān wò sù
素,白纸。怀铅握素指随身携带纸笔,以便随时随地的记录或著述。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便宜选陈农之才,采河间之阙,怀铅握素,汗简杀青。」也作「怀铅提椠」、「怀铅握椠」。
《国语辞典》:左券在握  拼音:zuǒ quàn zài wò
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片,左片称左券,由债权人收执,用为索偿的凭證。「左券在握」比喻对事情有把握。如:「悬殊的比数加上时间即将终了,看来地主队赢得比赛是左券在握了。」
《国语辞典》: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拼音:yī mù sān wò fǎ,yī fàn sān tǔ bǔ
比喻求贤恳切。参见「握发吐哺」条。
分类:求贤恳切
《国语辞典》:纤不盈握(纤不盈握)  拼音:xiān bù yíng wò
形容细小得握不满。《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那时秦淮河有两个名妓,一个叫做银芍药,一个叫做金牡丹,二人裙下莲钩都是纤不盈握的。」
分类:细小不满
《国语辞典》:握椠怀铅(握椠怀铅)  拼音:wò qiàn huái qiān
拿著书写的书版,带著写字的铅条。比喻勤于写作。唐。史承节〈郑康成祠碑〉:「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无疏本传之文,并序前言之目。」也作「抱椠怀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