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握椒
《诗·陈风·东门之枌》:“视尔如荍,貽我握椒。” 郑玄 笺:“女乃遗我一握之椒,交情好也。”后以指男女间持赠表示爱情的礼物。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汉 陈琳 《神女赋》:“申握椒以貽予,请同宴乎奥房。”
《国语辞典》:握有  拼音:wò yǒu
掌有。如:「他在公司中的职位很高,握有实权。」
分类:握有
《漢語大詞典》:握蛇
见“ 握灵蛇之珠 ”。
《漢語大詞典》:握灵蛇之珠(握靈蛇之珠)
相传古时 隋侯 见一大蛇伤断,即以药敷之。后蛇从 江 中衔出一大珠报之。因称其珠曰 隋 珠或蛇珠。见《淮南子·览冥训》“ 隋侯 之珠” 汉 高诱 注。后以“握灵蛇之珠”喻具有非凡的才华。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亦省称“ 握蛇 ”。旧唐书·文苑传序:“爰及我朝,援生贤俊, 文皇帝 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賁帛而礼儒生,门罗吐凤之才,人擅握蛇之价。”
分類:大蛇蛇伤
《漢語大詞典》:握河
初学记卷九引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尧 率诸侯羣臣,沉璧於 河 ,受图书,今《尚书中候握河纪》之篇是也。”后以“握河”指帝王祭祀河神。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方握 河 沉璧,封山纪石,迈三五而不追,践八九之遥迹。”
《漢語大詞典》:拳握
像握着的拳头大小。喻体积小。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其外人所见者,拳握之内,或吐异香;胸臆之间,乍表金色。” 宋 陈师道 《幼岭》诗:“谁言拳握间,意作万牛重。” 宋 陆游 《嘉阳官舍奇石》诗:“散落支床压酒槽,大或专车小拳握。”
《骈字类编》:左握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其四 戎装拜春设,左握宝刀斜。
《漢語大詞典》:提握
(1).执持。 唐 裴夷直 《观淬龙泉剑》诗:“击磨如不倦,提握愿长从。” 唐 雍裕之 《题蒲葵扇》诗:“羡尔逢提握,知名自 谢公 。”
(2).执手,携手。 唐 高适 《答侯少府》诗:“提握每终日,相思犹比隣。”
《分类字锦》:握雪
陆㳺南唐书耿先生者少为女道士玉貌鸟爪尝著碧霞帔自称比丘先生始因宋齐丘进尝见宫婢持粪埽谓元宗曰此物可惜勿令弃之取置铛中烹鍊良久皆成白金尝遇雪拥炉索金盆贮雪令宫人握雪成铤投火中徐举出之皆成白金指痕犹在
分类:
《漢語大詞典》:郢握
《文选·刘琨〈答卢谌诗并书〉》:“ 和氏 之璧,焉得独曜於 郢 握;夜光之珠,何得专玩於 随 掌。” 刘良 注:“ 郢 , 楚 地。 随 , 随侯 也。 和 璧明珠,虽出 随 楚 ,其宝玩亦不专在 随 楚 。此喻 諶 不得独留於 琨 处也。”后亦借指 和氏 璧。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况 牙 絃入契, 郢 握称珍,欣传赏奏之徵,免茹投光之嘆。”
分類:和氏
《漢語大詞典》:握要
掌握要领。《淮南子·人间训》:“执一而应万,握要而治详,谓之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洪由义》:“虽然,人苟巨富,凡所欲得欲为者无不能, 洪 可谓握要以图哉。”
《漢語大詞典》:角握
礼记·王制:“宗庙之牛,角握。” 郑玄 注:“握谓长不出肤。” 孔颖达 疏:“《公羊传》曰:‘肤寸而合。’ 郑 注《投壶礼》云:‘四指曰扶,扶则肤也。’”古人并四指以量牛角长短。后以“角握”指小牛。 唐 张说 《开元乐章·迎俎雍和之乐》:“角握之牲,色纯之騂。”
《韵府拾遗 巧韵》:握爪
抱朴子哮虎韬牙于握爪则搏噬之捷不扬太阿潜锋而不击则立断之劲不显
《漢語大詞典》:握柄
掌权。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禁卫·世锦衣掌卫印:“祖制不欲清流握柄,意深远矣。”
分類:掌权
《分类字锦》:握褒(握褒)
孝经援神契舜龙颜大口手握褒注握褒手中有褒字喻从劳苦受褒饰致天祚也
分类:奇表
《漢語大詞典》:两握(兩握)
指双拳。 宋 陆游 《度筰》诗:“汗沾两握色如菜,数乘此险私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