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众天。姓瞿昙氏。罽宾国人。少学道。专以求师为急。研味三藏。尤善阿毗昙心。尝诵三法度论。以为入道之径。为人有威仪。进止堪睹。鉴识深渺。恂恂善诱人。苻坚建元初至长安。初僧伽跋澄。昙摩难提所译。婆须蜜。二阿含。毗昙广说。三法度等。凡百馀万言。慕容之难。兵戈惊扰。未尽意旨。而道安又弃世。不及刊正。后东山清平。提婆乃与冀州沙门法和讲究。稍习华言。因知前所出经舛讹。提婆更出阿毗昙广说众经为證。会姚兴王秦。法道特盛。法和入关。于是提婆渡江如匡山。为慧远所宾礼。以大元中。请出阿毗昙心。及三法度等。译于般若台。隆安元年游京师。一时名士。争先愿见。又为琅琊王珣所宾礼。延请于其舍。讲阿毗昙。名僧毕集。提婆徇义。吐词粲然成文。时王弥在座。感悟增敬。珣问法网。道人阿弥所得如何。答曰。大略全是。小未精到耳。明年珣又集京师义学沙门慧持四十馀人。更请重译中阿含。罽宾国沙门僧伽难叉执梵本。提婆翻为晋言。书成。妙极意得。世秘重之。其在河洛。凡译众经百馀万言。后不知所终。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僧伽提婆此言众天。或云提和。音讹故也。本姓瞿昙氏。罽宾人。入道修学远求明师。学通三藏尤善阿毗昙心。洞其纤旨。常诵三法度论昼夜嗟味。以为入道之府也。为人俊朗有深鉴。而仪止温恭。务在诲人。恂恂不怠。符氏建元中来入长安。宣流法化。初僧伽跋澄出婆须蜜及昙摩难提所出二阿含毗昙广说三法度等凡百馀万言。属慕容之难戎敌纷扰。兼译人造次未善详悉。义旨句味往往不尽。俄而安公弃世未及改正。后山东清平。提婆乃与冀州沙门法和俱适洛阳。四五年间研讲前经。居华稍积博明汉语。方知先所出经多有乖失。法和慨叹未定。乃更令提婆出阿毗昙及广说众经。顷之姚兴王秦。法事甚盛。于是法和入关。而提婆渡江。先是庐山慧远法师。翘勤妙典广集经藏。虚心侧席延望远宾。闻其至止即请入庐岳。以晋太元中请出阿毗昙心及三法度等。提婆乃于般若台。手执梵文口宣晋语。去华存实务尽义本。今之所传盖其文也。至隆安元年来游京师。晋朝王公及风流名士莫不造席致敬。时卫军东亭侯琅琊王珣渊懿有深信。荷持正法建立精舍。广招学众。提婆既至。珣即延请。仍于其舍讲阿毗昙。名僧毕集。提婆宗致既精词旨明析。振发义理。众咸悦悟。时王弥亦在座听。后于别屋自讲。珣问法纲道人阿弥所得云何。答曰。大略全是小未精覈耳。其敷析之明易启人心如此。其冬珣集京都义学沙门释慧持等四十馀人。更请提婆重译中阿含等。罽宾沙门僧伽罗叉执梵本。提婆翻为晋言。至来夏方讫。其在江洛左右所出众经百馀万言。历游华戎备悉风俗。从容机警善于谈笑。其道化声誉莫不闻焉。后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7 【介绍】: 北齐汉阳人,本姓骆。父以谋反罪死,随母陆令萱入宫为奴。以母得宠,入侍后主。宠遇弥隆,官至侍中、尚书左仆射、领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城阳郡王。其母又养穆昭仪为女,立为皇后,是以提婆改姓穆氏。武平间,母子势倾内外,乱政害国。齐军败于晋阳,提婆降周,为宜州刺史。齐亡,以谋反被杀。
释道生 朝代: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道生法师者。并州人也。梵名栴达罗提婆(唐云月天)以贞观末年从吐蕃路。往游中国。到菩提寺礼制底讫。在那烂陀学为童子。王深所礼遇。复向此寺东行十二驿有王寺。全是小乘。于其寺内停住多载。学小乘三藏精顺正理。多赍经像言归本国。行至泥波罗遘疾而卒。可在知命之年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九
忽提婆。俱罗国王。其国与吐火罗接壤。亦名俱兰。贞观二十年遣使朝贡。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苾刍道宏者。梵名佛陀提婆(唐云觉天)汴州雍丘人也。俗姓靳。其父早因商侣移步南游。远历三江遐登五岭。遂过韶部后届峡山。睹岩谷之清虚。玩川源之澄寂。逢善知识披缁释素。于时道宏其年尚小。任业风而萍转。随父师而游涉。入桂林以翘想。步幽泉而叠息。父名大感禅师。遂于寂禅师处学秘心关。颇经年载薄知要义。还之峡谷。道宏随父亦复出家。年满二十此焉进具。往来广府出入山门。虽可年望未高。而颇怀节概。既闻净至走赴庄严。询访所居云停制旨。一申礼事。即有契于行心。再想生津。实无论于性命。闻说滔天之浪。蔑若小池。观横海之鲸。意同鯂鳝。寻即重之清远言别山庭。与贞固师同归府下。于是乎毕志南海共赴金洲。拟写三藏德被千秋。识悟聪敏叶性温柔。颇功草隶复玩庄周。体齐物之篇虚诞。知指马之说悠悠。不凭河而徒涉。能临惧而善筹。虽功未厕于移照。终有庆于英猷。英猷何陈求法轻身。不计乐而为乐。不将亲而作亲。欲希等生灵于己体。岂若媲刍狗而行仁。既至佛逝敦心律藏。随译随写传灯是望。重莹戒珠极所钦尚。求寂灭之圆成。弃迷津之重障。毕我大业由斯小匠。庆尔拔擢于有流。庶福资于无量。年二十二矣。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苾刍法朗者。梵名达摩提婆(唐云法天)襄州襄阳人也。住灵集寺。俗姓安。实乃家传礼义门袭冠缨。童年出家钦修是务。遂离桑梓游涉岭南。净至番禺报知行李。虽复学悟非远而实希尚情深。意喜相随同越沧海。未经一月届乎佛逝。亦既至此业行是修。晓夜端心。习因明之秘册。晨昏励想。听俱舍之幽宗。既而一篑已倾。庶罔隤于九仞。三藏虔念。拟剋成乎五篇。弗惮劬劳性有聪识。复能志托弘益抄写忘疲。乞食自济但有三衣。袒膊涂跣遵修上仪。虽未成于角立。终有慕于囊锥。凡百徒侣咸希自乐。尔独标心利生是恪。恪勤何始专思至理。若能弘广愿于悲生。冀大明于慈氏。年二十四矣。 其僧贞固等四人。既而附舶俱至佛逝。学经三载梵汉渐通。法朗须往诃陵国。在彼经夏遇疾而卒。怀业恋居佛逝不返番禺。唯有贞固道宏相随。俱还广府。各并淹留且住更待后追。贞固遂于三藏道场敷扬律教。未终三载染患身亡。道宏独在岭南。尔来迥绝消息。虽每顾问音信不通。嗟乎四子俱汎沧波。竭力尽诚思然法炬。谁知业有长短各阻去留。每一念来伤叹无及。是知麟喻难就危命易亏。所有福田共相资济。龙华初会俱出尘劳耳。
木叉提婆 朝代: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木叉提婆者。交州人也(唐云解脱天也)不闲本讳。汎舶南溟经游诸国。到大觉寺遍礼圣踪。于此而殒。年可二十四五耳。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道希法师者。齐州历城人也。梵名室利提婆(唐云吉祥天也)乃门传礼义家袭搢绅。幼渐玄门少怀贞操。涉流沙之广荡。观化中天。陟云岭之嵚岑。轻生殉法。行至吐蕃中途危厄。恐戒检难护遂便暂舍。行至西方更复重受。周游诸国遂达莫诃菩提。翘仰圣踪经于数载。既住那烂陀。亦在俱尸国。蒙庵摩罗跛国王甚相敬待。在那烂陀寺频学大乘。住输婆伴娜(在涅槃处寺名也)专功律藏。复习声明颇尽纲目。有文情善草隶。在大觉寺造唐碑一首。所将唐国新旧经论四百馀卷。并在那烂陀矣。净在西国未及相见。住庵摩罗跛国遭疾而终。春秋五十馀矣。后因巡礼见希公住房。伤其不幸聊题一绝。七言 百苦亡劳独进。影四恩存念契流通如何未尽传。灯志溘然于此遇途穷。
释窥冲 朝代: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窥冲法师者。交州人。即明远室洒也。梵名质呾啰提婆。与明远同舶而汎南海。到师子洲。向西印度。见玄照师。共诣中土。其人禀性聪睿善诵梵经。所在至处恒编演唱之。首礼菩提树。到王舍城遘疾竹园。淹留而卒。年三十许。
释灵运 朝代:

人物简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灵运师者。襄阳人也。梵名般若提婆。志怀耿介情存出俗。追寻圣迹与僧哲同游戏南溟达西国。极闲梵语利物存怀。所在至处君王礼敬。遂于那烂陀画慈氏真容菩提树像。一同尺量妙简工人。赍以归唐广兴佛事。翻译圣教实有堪能矣。
释迦提婆因提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参见:释提桓因)
释迦提婆因陀罗
【佛学大辞典】
(天名)(参见:释提桓因)
羼提提婆
【佛学大辞典】
(人名)Ks!a%ntideva,释尊幼时教武术之人。
龙树提婆宗
【三藏法数】
龙树即南天竺国大名德比丘也,作大庄严、大智度等论,号法性宗。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等皆当作佛。梵语提婆,华言天。即龙树弟子,禀承其道,传流于世,是为龙树提婆宗。(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提婆论师
【三藏法数】
梵语提婆,华言天,乃龙树弟子也。以其造百论、大丈夫等论,故称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