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饰非拒谏(飾非拒諫)  拼音:shì fēi jù jiàn
不能接受他人善意的规劝,反而极力巧言的掩饰过错。《周书。卷七。宣帝纪》:「好自矜夸,饰非拒谏。」《旧唐书。卷七五。张玄素传》:「从善如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必招败损。」也作「拒谏饰非」。
《國語辭典》:饰非文过(飾非文過)  拼音:shì fēi wèn guò
遮掩过失、错误。《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唐。颜师古。注:「谓人有坚为辩言,不以诚质,学于非道,虽博无用,饰非文过,辞语顺泽,不听教命。」也作「护过饰非」、「文过饰非」。
《漢語大詞典》:饰垢掩疵(飾垢掩疵)
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魏书·萧宝夤传:“虽当时文簿,记其殿最,日久月深,驳落都尽……累年之后,方求追访声迹,立其考第。无不苟相悦附,共为脣齿,饰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阶而已,无所顾惜。”
《國語辭典》:塞耳盗钟(塞耳盜鐘)  拼音:sè ěr dào zhōng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使奸竖专朝,贼臣乱纪,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诏,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
《漢語大詞典》:散兵坑
军事用语。又名单人掩体。单兵射击和掩蔽用的不加掩盖的工事。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算不清走了多少路,打了多少仗,也不知道在各式各样的地形上挖过多少散兵坑。”
《國語辭典》:矫情饰貌(矯情飾貌)  拼音:jiǎo qíng shì mào
掩饰真情,装模作样。《魏书。卷九三。恩倖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睐之利,射咳唾之私。」《隋书。卷四。炀帝纪下》:「于是矫情饰貌,肆厥奸回,故得献后钟心。」也作「矫情饰行」。
《國語辭典》:聊以解嘲  拼音:liáo yǐ jiě cháo
解嘲,用言行辩解别人对自己的嘲笑。「聊以解嘲」指姑且用言行来遮掩、辩解别人对自己的嘲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这只可算是聊以解嘲的举动。」也指姑且藉某事物来排解安慰自己。《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只好穿两件窄袖的衣裳,戴上副金丝边的眼镜,风流自赏,聊以解嘲而已。」
《漢語大詞典》:列功覆过(列功覆過)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汉书·陈汤传》:“言威武勤劳则大於 方叔 、 吉甫 ,列功覆过则优於 齐桓 、 贰师 ,近事之功则高於 安远 、 长罗 ,而大功未著,小恶数布,臣窃痛之!”
《漢語大詞典》:凌掩
谓贬低掩盖别人的成绩或长处。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六一居士》《本朝名臣传》:“ 修 ( 欧阳修 )曰:‘ 宋公 於此,日久功深,吾可掩其长哉!’遂各列其姓名。 宋庠 闻而喜曰:‘自昔文人相凌掩,斯事古未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