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8,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排仗
排年
排拶
排逐
排长
排肩
排抵
前排
排辟
排军
排花
排出
排布
密排
排次
《漢語大詞典》:排仗
(1).排设仪仗。一般指帝王早朝时的仪式。 唐 王建 《赠胡泟将军》诗:“半夜进儺当玉殿,未明排仗到铜壶。” 宋 陆游 《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诗:“筑城絶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2).指仪仗队列。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挟刀在衣中,外袭宽衣若听事,伺立 延春门 排仗内。”
《漢語大詞典》:排年
(1).连年,逐年。《元典章·礼部五·医药》:“今将各处排年未纳药物开坐前去,请催贡。”
(2).古代称里甲轮流值年当差。亦指轮流当差的人。明史·食货志一:“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 清 吴伟业 《芦洲行》:“州县逢迎多妄报,排年赔累是重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徵》:“十甲轮充值年当差者,谓之排年。其一年中之正赋杂差,皆排年是问。”
《漢語大詞典》:排拶
挤压。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宋 苏轼 《攓云篇》:“龙移相排拶,凤舞或頽亚。”
分類:挤压
《漢語大詞典》:排逐
排挤斥逐。 唐 柳宗元 《上崔大卿书》:“阁下以鯤鳞之势,不容尺泽,悠尔而自放,廓然而高迈,其不我知者,遂排逐而委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及至 孔子 以匹夫游诸侯,所至则使其君臣捐所习,逆所顺,强所劣,憧憧如也,卒困於排逐。”宋史·刘敞传:“陛下宽仁好諫,而中书乃排逐言者,是蔽君之明,止君之善也。”
分類:排挤斥逐
《國語辭典》:排长(排長)  拼音:pái zhǎng
1.军队职称之一,为一排之长,在班长之上,连长之下。如:「小张已经升为排长。」
2.一行列之长。如:「老师说:『排长起来收本子。』」
《韵府拾遗 先韵》:排肩
孙觌诗白袷排肩上冢归
《漢語大詞典》:排抵
(1).犹排挤。周书·乐运传:“ 运 常愿处一諫官,从容讽议,而性訐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朱子语类卷一三一:“ 魏公 既还,絶不言前功,欲以安 赵公 与共国事也。而二公门下士互相排抵。” 清 吴伟业 《悲歌赠吴季子》:“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抵。”
(2).排斥抵制。 龚振黄 《青岛潮》第十五章:“ 上海 商学各界,因排抵 日 货,大为 日 侨所忌。”
《高级汉语词典》:前排  拼音:qián pái
最前面的一横列
《漢語大詞典》:排辟(排闢)
犹言力排众议。 宋 曾巩 《寄王介甫》诗:“君材信魁崛,议论恣排闢。”
《國語辭典》:排军(排軍)  拼音:pái jūn
泛指官府衙门内的军兵。《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那人是谁?却是郡王府中一个排军。」《五代史平话。汉史。卷上》:「喝令当日排军,捉将李洪信、洪义两兄弟跪于阶下。」
《分类字锦》:排花
张正见 雉子斑乐府 雊麦且专场,排花聊勇战。
唐无名氏斑竹簟诗龙鳞满床波浪湿血光点点湘娥泣一片晴霞冻不飞深沉尽讶蛟人泣百朵排花蜀缬明珊瑚枕滑葛衣轻閒窗独卧晓不起冷浸羁魂锦江里
分类:
《漢語大詞典》:排出
使放出。例如:这条河排出的水流入海湾。
指从比较小的口或孔释放或流出。例如:排气管排出一缕青烟。
《漢語大詞典》:排布
安排布置。太平广记卷四九二引 唐 孙揆 《灵应传》:“余素諳其山川地里,形势孤虚,遂引军夜出……号令三军,设三伏以待之。迟明,排布已毕。”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一:“假万乘之天声,合数路之兵势,更令 王超 等於 定州 近城排布照应。” 茅盾 《子夜》八:“圈套是 赵伯韬 他们排布的,他们手脚长,在这上头,我们拚他们不过。”
《高级汉语词典》:密排  拼音:mì pái
行与行之间不加铅条的排版方式,或者在机械排版时活字按字体本身的大小浇铸
分类:密排
《漢語大詞典》:排次
依次排列;编排。旧唐书·褚无量传:“ 无量 以内库旧书,自 高宗 代即藏在宫中,渐致遗逸,奏请缮写刊校,以弘经籍之道。 玄宗 令於 东都 乾元殿 前施架排次,大加搜写,广采天下异本。数年间,四部充备。” 明 王世贞 《大和山赋》:“中笏上朝,玉笋排次。”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 武进 董士锡 晋卿 復为排次,增定十篇。” 沈从文 《慷慨的王子》:“人类有生,烦恼重迭排次而来,若能得一柔软温暖衣服,当为平生第一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