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摈绝(擯絶)
排斥弃绝。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絶者。” 清 方苞 《书〈卢象晋传〉后》:“ 象晋 请效死边外,而当轴者始欲致罚,卒摈絶之。” 冰心 《超人》:“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的想摈绝这些思想。”
《漢語大詞典》:遮列
亦作“ 遮迾 ”。亦作“ 遮迣 ”。亦作“ 遮厉 ”。
(1).列队遮拦。《汉书·鲍宣传》:“凡民有七亡……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迣,古列字也。’言闻桴鼓之声以为有盗贼,皆当遮列而追捕。” 汉 马融 《围棋赋》:“先据四道兮保角依旁,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后汉书·舆服志上》:“诸侯王法驾,官属傅相以下,皆备卤簿,似京都官骑,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促。”《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外则饰周卫,内则重禁门,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遮列而后转轂,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进迫遮迾,却属輦輅。” 李善 注引 服虔 《通俗文》:“天子出,虎賁伺非常,谓之遮迾。”一本作“ 遮列 ”。《周礼·夏官·大司马》“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 唐 贾公彦 疏:“按《山虞》皆云,使地之民守其厉禁,谓遮厉之禁,不得非时入也。” 明 王祎 《卮辞》卷一:“民有七亡……部落团结,男女遮迣,六亡也。” 清 唐孙华 《叶忠节公挽诗》:“贼党服清名,罗拜争遮迾。”
(2).引申为阻挡,排斥。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独能説一经者,不在此列,谅由学官弟子,曹偶讲习,须以发策决科,其所撰箸,犹今经义而已,是故遮列使不得与也。”
(1).列队遮拦。《汉书·鲍宣传》:“凡民有七亡……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 颜师古 注:“ 晋灼 曰:‘迣,古列字也。’言闻桴鼓之声以为有盗贼,皆当遮列而追捕。” 汉 马融 《围棋赋》:“先据四道兮保角依旁,缘边遮列兮往往相望。”《后汉书·舆服志上》:“诸侯王法驾,官属傅相以下,皆备卤簿,似京都官骑,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促。”《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外则饰周卫,内则重禁门,将行则设兵而后出幄,称警而后践墀,张弧而后登舆,清道而后奉引,遮列而后转轂,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进迫遮迾,却属輦輅。” 李善 注引 服虔 《通俗文》:“天子出,虎賁伺非常,谓之遮迾。”一本作“ 遮列 ”。《周礼·夏官·大司马》“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 唐 贾公彦 疏:“按《山虞》皆云,使地之民守其厉禁,谓遮厉之禁,不得非时入也。” 明 王祎 《卮辞》卷一:“民有七亡……部落团结,男女遮迣,六亡也。” 清 唐孙华 《叶忠节公挽诗》:“贼党服清名,罗拜争遮迾。”
(2).引申为阻挡,排斥。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独能説一经者,不在此列,谅由学官弟子,曹偶讲习,须以发策决科,其所撰箸,犹今经义而已,是故遮列使不得与也。”
《漢語大詞典》:排毁
排斥诋毁;抨击。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及 翔风 年三十,妙年者争嫉之,或者云‘胡女不可为羣’,竞相排毁。”《隋书·艺术传·万宝常》:“於是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九年》:“上遣使劳诸将於 大斗拔谷 , 薛万均 排毁 契苾何力 ,自称己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五》:“ 魏 刘兰 排毁 董仲舒 。忽有人葛巾野服,直入 兰 读书处,谓曰:‘君自是学士,何为苦相排毁。’”《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 翟马周 既讼罢 李昉 ,与 旦 益相得,每排毁时政,上书自荐。”
《漢語大詞典》:非斥
非难排斥。《百喻经·师患脚付二弟子喻》:“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復非方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彼婆罗门踞所持座,非斥正法,敷述邪宗。” 宋 欧阳修 《贾谊不至公卿论》:“或艾旗斩级,矢石之勇;或鼓刀贩繒,贾竖之人,朴而少文,昧於大体,相与非斥,至于謫去。”
《漢語大詞典》:诋排(詆排)
诋毁排斥。《宋史·儒林传四·吕祖谦》:“内则惧为陛下所遣而益思壅蔽,外则惧为公议所疾而益肆詆排。” 明 归有光 《〈项思尧文集〉序》:“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詆排前人。” 铁郎 《二十世纪之湖南》:“ 安乡 学界如仇讐, 龙阳 同类相杀伐,愈亲近则愈猜忌,愈同县则愈詆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