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峻直  拼音:jùn zhí
崇高正直。汉。焦延寿《易林。卷九。大壮之兑》:「崇高岱宗,峻直且神。」
《國語辭典》:伸腰  拼音:shēn yāo
1.伸懒腰。如:「他常利用休息时间,伸腰踢腿,舒展筋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女人家经得多少浓味,一个个伸腰打盹,却像著了孙行者瞌睡虫的。」
2.挺直腰杆。比喻不再受人欺侮。如:「我们必须伸腰挺立,自立自强,不再受外人欺侮。」
《漢語大詞典》:挺实
挺直而又结实。例如:英俊挺实;挺实的腰膀。
分類:挺直结实
《国语辞典》:笔岫(笔岫)  拼音:bǐ xiù
形容山峦高峻耸立,如毛笔般的挺直。《幼学琼林。卷一。新选地舆类》:「彩云笼笔岫,绚出文章。」
《國語辭典》:直溜  拼音:zhí liu
形容挺立笔直。如:「瞧!这些竹子长得多直溜。」
分類:挺直
《漢語大詞典》:硬直
(1).刚强正直。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有个 浙中 吴监生 ,性甚硬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不过穷人倘不是硬直的,便不肯安于穷。”
(2).生硬地,直截地。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假使你硬直莽撞地要教他起来造反,要教他起来革命,那怕你就要杀他的头,剿他的家,他也不敢担负这个罪名。”
(3).挺拔;坚硬而挺直。 郭风 《风中松树》:“那山岭的松树啊,它们的树干显得消瘦而硬直。”
《漢語大詞典》:硬搠搠
形容坚硬挺直。《西游记》第二十回:“火焰焰的两鬢蓬鬆,硬搠搠的双眉直竖。”
分類:坚硬挺直
《漢語大詞典》:直撅儿(直撅兒)
挺直貌。《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 竹山 一面出来安抚了公人,又去里边哀告妇人,直撅儿跪在地下,哭哭啼啼。”《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于是奈何不过,真个直撅儿跪在地下。”
分類:挺直
《國語辭典》:直蹶蹶  拼音:zhí jué jué
形容身体挺直。《红楼梦》第六七回:「兴儿直蹶蹶的跪起来,回道:『这事头里,奴才也不知道。』」也作「直橛橛」。
分類:挺直
《漢語大詞典》:直僵僵
僵硬挺直的样子。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将这双乞量曲律的肐膝儿,罚他去直僵僵跪。”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当下走进屋里,见那老妇人尸首直僵僵停着。”《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房门开处,朝外一望,只见一个男人直僵僵的朝着房门跪着不动。” 叶圣陶 《隔膜·一生》:“伊到了家里,见丈夫直僵僵地躺在床上,心里很有些儿悲伤。”
分類:僵硬挺直
《漢語大詞典》:直溜溜
形容挺直的样子。 老舍 《二马》第一段:“他们的腰板儿挺得比图画板还平还直,裤子的中缝象里面撑着一条铁棍儿似的那么直溜溜地立着。” 刘绍棠 《花街》二:“这个年青的长工,直溜溜一条杉篙的身腰,长方脸上两只明亮的笑眼儿,五官端正,性情柔和。”
分類:挺直
《国语辞典》:挺脚(挺脚)  拼音:tǐng jiǎo
两脚挺直。比喻死亡。《醒世姻缘传》第五一回:「晁源只知道挺了脚不管去了,还亏不尽送在这等一个严密所在,还作的那业,无所不为。」
《漢語大詞典》:挺括
亦作“ 挺刮 ”。 挺拔;挺直平整。《新华月报》1979年第6期:“老头又严肃又欢喜地说:‘喏,你看它长得多挺括!’”《人民文学》1982年第10期:“他那套用西服改制而成的制服,虽说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光彩,但是还显得那么挺刮。”
《漢語大詞典》:脡脡然
挺直貌。仪礼·少牢馈食礼“脡脊” 唐 贾公彦 疏:“若然脊以前为正,其次名脡,却后名横者,取脡脡然直。”
分類:挺直
《漢語大詞典》:一戳四直溜
方言。形容身体挺直结实。 梁斌 《红旗谱》一一:“﹝ 严老尚 ﹞伸出左胳膊,挽住 严老祥 的右手,说:‘一个个膘膘楞楞的,一戳四直溜的五尺汉子,打架斗殴,不嫌人家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