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腾精(騰精)
(1).振奋精神。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若良运未协,神机无準,则腾精抗志,邈世高超。”
(2).指月亮射出光芒。 唐 刘禹锡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翫月二十韵》:“腾精浮碧海,分照接 虞渊 。”
《漢語大詞典》:惊跃(驚躍)
惊惶跳跃。 宋 沈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引申为受到鼓舞,十分振奋的样子。 唐 刘禹锡 《谢男师损等官表》:“宠渥非常,授任不次,惊跃无措,靦惧失容。”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闻之惊跃,神飞体轻,引 鲍 手且拜且谢。”
《漢語大詞典》:昂奋(昂奮)
昂扬振奋。 沙汀 《烦恼》:“他忸怩地一笑,神情有点沮丧;但他忽又变得很昂奋了。” 峻青 《海啸》第四章:“他沉着机智地掌握着激流的趋势,只感到昂奋,却并不感到疲倦。”
分類:昂扬振奋
《國語辭典》:激奋(激奮)  拼音:jī fèn
激扬奋发。如:「父亲的一番话,使他激奋振作,不再颓丧。」也作「激发」。
《漢語大詞典》:高奋(高奮)
(1).高涨振奋。墨子·杂守:“养勇高奋,民心百倍。”
(2).高飞。 元 戴良 《哭揭秘监三十四韵》:“雕鶚期高奋,驊騮且远廵。”
《漢語大詞典》:震扬(震揚)
(1).振作,振奋。后汉书·臧宫传:“震扬威灵,风行电照。”隋书·韩擒虎传:“﹝ 贺若弼 ﹞震扬威武,遂平 陈国 。”
(2).震动,传扬。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地动摇樽,所从来龙机发则吐丸,蟾蜍张口受之。丸声震扬,伺音觉知。”
《国语辞典》:健起  拼音:jiàn qǐ
精神振奋。宋。范成大〈甘雨应祈〉诗三首之二:「今朝健起巡檐看,恰似庐山看水帘。」
《國語辭典》:奋进(奮進)  拼音:fèn jìn
勇敢前进。三国魏。曹植〈蝉赋〉:「树无干而不缘,翳轻驱而奋进兮。」
《漢語大詞典》:麟振
像麒麟那样振奋。《晋书·段灼传》:“ 艾 受命忘身,龙驤麟振,前无坚敌。”
《漢語大詞典》:厉武(厲武)
振奋武备。管子·小匡:“立五乡以崇化,建五属以厉武。”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今不厉武以诛虏,选材以全境,而云边不可守,欲先自割,示偄寇敌,不亦惑乎!”
分類:振奋武备
《國語辭典》:提神  拼音:tí shén
1.振作精神。如:「喝杯茶、洗个热水澡,有助于提神。」
2.留意。如:「开车要小心提神,以免出意外。」
《漢語大詞典》:欢奋(讙奮)
欢跃振奋。讙,通“ 欢 ”。新唐书·李晟传:“悍酋乘城,杀伤士甚众, 忠嗣 怒,募射者, 晟 挟一矢殪之,三军讙奋。”
分類:欢跃振奋
《漢語大詞典》:鞭警
马受鞭策而悚动。比喻受人督教而儆戒振奋。 宋 欧阳修 《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五言二十四韵》:“腰舆惧倾扑,烦马倦鞭警。” 宋 张耒 《石楼》诗:“平生林野趣,疏放谢鞭警。”
《國語辭典》:来劲(來勁)  拼音:lái jìn
1.有劲头、有干劲。如:「原来这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难怪一个个干得那么来劲。」
2.使人振奋。如:「这样伟大的工程,可真来劲。」
《漢語大詞典》:壮旺(壯旺)
振奋旺盛。 欧阳山 《柳暗花明》八五:“ 胡杏 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做众人的事儿,那劲儿的饱满,那精神的壮旺,那情绪的热烈,叫 周炳 瞧见了,也暗地里赞叹不止。” 蒋牧良 《集成四公》:“想到了那点甜头, 乔世伦 的精神似乎壮旺多了。”
分類:振奋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