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撑撑
(1).饱貌。如:粮仓里的老鼠吃得撑撑饱。
(2).抽缩挣扎貌。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三幕:“我把蜜枣拿去给兔子们吃,大家都吃得上好,但不一会一个二个都抽起筋来,四脚四爪儿撑撑,便通同闹死了。”
分類:挣扎
《漢語大詞典》:扑楞(撲楞)
亦作“ 扑棱 ”。
(1).禽鸟张翅拍打貌。《诗刊》1977年第2期:“惊得鸟雀扑楞飞,震得桃花簌簌掉。”《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大白鹅一看主人追得急,便向陡峭的沟坡上窜,扑棱着翅膀往上爬。”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 郝 家的鸭子、大鹅……嘎儿嘎儿地叫着,扑棱着翅膀。”
(2).引申指像翅膀般张开。 李準 《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六》:“特别是他跟前的一块高粱,穗子扑楞开像一篷小伞。”
(3).犹折腾,挣扎。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一章:“ 老梁 呀,照你过去那么个扑棱法,别说是再扑棱二十年,你就算扑棱到老死,也是白扑棱呀!” 扎拉嘎胡 《小白马的故事》:“小白马蹬着四只蹄子,扑楞一下,就站起来了。”
《國語辭典》:摔打  拼音:shuāi da
1.形容生气时动作的粗野放肆。如:「有话好说,何必摔打呢?」
2.历练世故人情。如:「在外头摔打过。」
《國語辭典》:踢蹬  拼音:tī deng
1.用脚乱踩、乱动。如:「这孩子活动量大,从早到晚老踢蹬。」元。睢景臣〈哨遍。社长排门套。耍孩儿〉曲:「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
2.游荡、閒逛。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什么风雪酷寒亭,我则理会得閒骑宝亭閒踢蹬哩!」
3.处理、清理。如:「要把这些琐事给踢蹬完,恐怕要大半天。」
4.挥霍,胡乱花钱。如:「祖先的产业,谁希望不肖子孙踢蹬了。」也作「剔腾」、「踢腾」。
5.吵闹。《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至于丧间,素姐怎生踢蹬,相家怎生说话,事体怎样消缴,再听下回接说。」
《漢語大詞典》:挣作
挣扎,振作。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婚走》:“俺强挣作,輭咍咍,重娇养起这嫩孩孩。”
分類:挣扎振作
《漢語大詞典》:揸挣
方言。挣扎,勉强支持。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归省》:“ 韩姐夫 此去,那鬼魅妖氛自隐形。妈妈,你当揸挣。俺姐姐终须有日到家庭。”
《國語辭典》:挣命(掙命)  拼音:zhèng mìng
勉强挣扎。《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道:『说不得我挣命罢了。』」
《國語辭典》:展挣(展掙)  拼音:zhǎn zhēng
1.挣扎、脱开束缚。《西游记》第七回:「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若得英雄重展挣,他年奉佛上西方。」
2.诬赖。《西游记》第九七回:「寇梁递得失状,坐名告你,你还敢展挣。」
《國語辭典》:死中求生  拼音:sǐ zhōng qiú shēng
在极危险的处境中挣扎以求取生路。《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也作「死里求生」、「死中求活」。
《國語辭典》:背城借一  拼音:bèi chéng jiè yī
与敌人决一死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宋。苏轼 景纯复以二篇一言其亡兄与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韵:「背城借一吾何敢,慎莫樽前替戾冈。」也作「背城一战」。
《漢語大詞典》:强打挣
勉强挣扎。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三折:“待荣华则被这风雨把你来摧,强打挣又被这霜雪把你欺。”
分類:勉强挣扎
《漢語大詞典》:穷鸟触笼(窮鳥觸籠)
比喻处困境而挣扎不脱。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絶,百计奔衝,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國語辭典》:困兽犹斗(困獸猶鬥)  拼音:kùn shòu yóu dòu
被围困的野兽尚且作最后的挣扎。比喻人在绝境中仍奋力抵抗,不肯降服。《左传。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今我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