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调发(調發)  拼音:diào fā
徵调、调度。《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光化二年正月,刘仁恭调发幽州、沧州等十二州兵马攻贝州。城中千馀户,尽为仁恭屠杀。」
《國語辭典》:佻达(佻達)  拼音:tiāo tà
轻薄放荡。《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郑子佻达无度,喜狎游,妾屡屡谏他,遂至反目。」《聊斋志异。卷一一。任秀》:「幸秀聪颖,释服,入鱼台泮。而佻达善博。」也作「佻㒓」。
《漢語大詞典》:心招
口中不言而以情态进行挑逗。多形容女人轻佻之状。史记·货殖列传:“今夫 赵 女 郑 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躡利屣,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宋 苏轼 《书刘庭式事》:“吾若缘色而生爱,缘爱而生哀,色衰爱弛,吾哀亦忘,则凡扬袂倚市目挑而心招者,皆可以为妻也耶?”
《漢語大詞典》:游语(遊語)
戏谑的言辞;挑逗的言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双灯:“ 魏 细瞻女郎,楚楚若仙,心甚悦之。然惭怍不能作游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梨花》:“公子待之尤厚,屡欲私之。奈 梨花 防维綦密,虽欲申以游语,亦不可得。”
嬉戏的言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诸生》:“ 吴门 诸生某,醉归自某训导家……相去一矢地外有红衣女子行其前,约略甚美,心仪之:‘盍追及一睹华容?’比追及,果艳絶,试以游语而不愠。”
《國語辭典》:调情(調情)  拼音:tiáo qíng
男女间的挑逗行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狄氏反看上了,时时在帘内露面调情。」《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快活!和尚、妇人,大青天白日调情。」
《漢語大詞典》:文君酒
汉 辞赋家 司马相如 以琴挑逗富商 卓王孙 新寡的女儿 卓文君 , 文君 私奔,与 相如 在 临邛 卖酒。 卓文君 当垆, 司马相如 围一条犊鼻褌洗酒器。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文君酒”、“文君壚”为年轻女子当垆卖酒的典故。 唐 李百药 《少年行》:“始酌 文君 酒,新吹 弄玉 簫。” 宋 陆游 《寺前月夜醉中戏作》诗:“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 文君 壚。”
《國語辭典》:风话(風話)  拼音:fēng huà
猥亵的言语。《水浒传》第二七回:「一者见伯伯包裹沉重,二仍怪伯伯说起风话,因此一时起意。」《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那女子到说些风话,引诱赵升。」
《漢語大詞典》:勾挑
勾引挑逗。《再生缘》第十八回:“他竟敢,勾挑郡主丧家风。”《平山冷燕》第十一回:“你我在席上慢慢敲打他,再以 山小姐 之名勾挑他,自己心虚自然要露出马脚来。”
分類:勾引挑逗
《漢語大詞典》:勾拨(勾撥)
(1).弹奏。 元 褐佑民 《绣妇行》:“几回停线望长昝,年深勾拨入教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花布囊琴……遂脱囊授 温 ,视之,纹理佳妙,略一勾拨,清越异常。”
(2).挑逗,调戏。 清 采衡子 《虫鸣漫录》卷二:“怒责其勾拨妇女,欲送官。僧哀之再三,方罚其经资而释之。”
《國語辭典》:挑弄  拼音:tiǎo nòng
1.挑动戏弄。如:「这次就饶了你,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再挑弄我!」
2.挑拨、搬弄。《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专一捕风捉影,寻人家閒头脑,挑弄是非,扛帮生事。」
《國語辭典》:引逗  拼音:yǐn dòu
挑逗、引诱。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又引逗小姐哩!待俺当真打一下。」《红楼梦》第三三回:「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
分類:引逗挑逗
《国语辞典》:惹火  拼音:rě huǒ
1.引起火灾。
2.比喻招来灾祸。如:「惹火烧身」。
3.惹人生气。如:「他因态度轻浮,语言无礼,澈底惹火了客户。」
4.形容身材、服装或动作极具挑逗性。如:「近年流行性感风格,许多艺人的表演著实惹火。」
《漢語大詞典》:奚搐
戏弄,挑逗。 宋 黄庭坚 《江城子》词:“新来曾被眼奚搐,不甘伏,怎拘束。”
分類:戏弄挑逗
《漢語大詞典》:挑引
挑逗,逗引。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六:“以顦顇时,犹出金,桑下以相挑引,则新婚少艾,又何遽舍而远游乎?”
分類:挑逗逗引
《漢語大詞典》:挑情
挑逗情爱。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那些王孙公子,一来要买画,二来要挑情,把金银视为粪土。” 沙汀 《酒后》:“但他没有接受她的挑情,笔直走向水缸。”
分類:挑逗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