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4,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指尖
堕指
倒指
万指
指月
指斥
指佞
指鹿
指出
指意
绕指柔
本指
指说
隆指
指囷
《國語辭典》:指尖  拼音:zhǐ jiān
手指尖端。如:「只见她的指尖滑过琴键,美妙的音乐便流泻出来。」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僧住将手心儿搓,赛娘把指尖儿呵,冻的他战笃速打颏歌。」
《漢語大詞典》:堕指(墮指)
谓冻掉手指。汉书·高帝纪下:“上从 晋阳 连战,乘胜逐北,至 楼烦 ,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繒纊无温,堕指裂肤。” 宋 杨万里 《后苦寒歌》:“生愁堕指脱两耳,芦花亦无何许藏。”
分類:手指
《國語辭典》:倒指  拼音:dào zhǐ
弯曲手指计算。宋。葛长庚 水调歌头。一个清閒客词:「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董西厢》卷六:「倒指试期,几一月矣,三两日定行。」
分類:屈指计算
《漢語大詞典》:万指(萬指)
一万个手指。古代以手指来计算奴隶的人数,万指即千人。常用以形容奴仆之众多。 唐 杜牧 《题村舍》诗:“潜销暗鑠归何处?万指侯家自不知。”旧唐书·王处存传:“﹝ 王宗 ﹞侯服玉食,僮奴万指。” 宋 苏轼 《答吕梁仲屯田》诗:“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鎚雷动苍山根。”
《漢語大詞典》:指月
佛教语。以指譬教,以月比法。《楞严经》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復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宋 余靖 《寄题宝峰山玩云亭》诗:“指月犹为幻,玩云应强名。”
分類:佛教语
《國語辭典》:指斥  拼音:zhǐ chì
1.直呼之。《抱朴子。内篇。黄白》:「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南史。卷五○。刘瓛传》:「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
2.指摘、责备。《晋书。卷七五。范汪传》:「宁指斥朝士,直言无讳。」《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元来德宗皇帝心性最是猜忌,说他指斥朝廷,讥讪时政。」
《漢語大詞典》:指佞
(1).见“ 指佞草 ”。
(2).谓指摘邪佞。旧唐书·温造传:“宪官之职,在指佞触邪,不在行李自大;侍臣之职,在献替可否,不在道路相高。”明史·华允诚传:“直言敢諫之士,一鸣輒斥;指佞荐贤之章,目为奸党。”
分類:指摘邪佞
《漢語大詞典》:指佞草
传说中能识别奸伪的草。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尧 时有屈軼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多慙指佞草,虚效倾心藿。”亦省称“ 指佞 ”。 唐 李咸用 《题友生丛竹》:“指佞不长生,蒲萐今无种。” 宋 范仲淹 《和庞殿院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分類:识别奸伪
《漢語大詞典》:指鹿
见“ 指鹿为马 ”。
《國語辭典》:指鹿为马(指鹿為馬)  拼音:zhǐ lù wéi mǎ
本指赵高献给秦二世一只鹿,故意指称是马,并问臣子是鹿或马,而将答鹿者暗中杀害,使群臣畏惧自己,以谋篡位。典出《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比喻颠倒是非。《周书。卷一。文帝纪上》:「欢威福自己,生是乱阶,缉构南箕,指鹿为马。」《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也作「指鹿作马」。
《國語辭典》:指出  拼音:zhǐ chū
指明、提出。如:「在数学老师指出这道题目的关键处后,学生才澈底明白。」
《漢語大詞典》:指意
(1).旨意,意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论:“ 鲁连 其指意虽不合大义,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詘於诸侯,谈説於当世,折卿相之权。”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臣观其指意,虽名为减水,其实暗作回 河 之计也。” 清 方苞 《与陈密旃书》:“凡善伺上官指意,而操下如束溼薪者,皆此类也。” 黄侃 《礼学略说》:“於是提其纲维,撮其指意,其言著略,故曰略説。”
(2).内容意义。 清 方苞 《读〈古文尚书〉》:“其本文缺漫,及字体为 伏生 之书所不具者,不得不稍为增损,以足其辞,畅其指意。”
(3).稽考其意。指,通“ 稽 ”。管子·宙合:“此言指意要功之谓也。”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指应读作稽,稽犹计也。”
《國語辭典》:绕指柔(繞指柔)  拼音:rào zhǐ róu
1.经过陶镕而变得柔软。用来比喻受挫折后意志柔弱。《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鍊刚,化为绕指柔?」也作「绕指柔肠」。
2.形容柔软的事物。唐。高适 咏马鞭诗:「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也作「绕指柔肠」。
3.形容柔顺的个性。也作「绕指柔肠」。
《漢語大詞典》:本指
见“ 本旨 ”。
《國語辭典》:本旨  拼音:běn zhǐ
原有的或主要的宗旨、意向。如:「该校教育的本旨在培养国小师资。」《红楼梦》第一回:「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
《漢語大詞典》:指说(指説)
犹解说。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絳州 《碧落碑》文,乃 高祖 子 韩王 元嘉 四男为先妃所製, 陈惟玉 书。今不知者,妄有指説,非也。” 清 张惠言 《江安甫葬铭》:“比余书成,而 安甫 悉能指説,益为余校其不合者数十事。”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并不这般那般多所指说,只是与学生混在一起,同他们呼笑,同他们奔跑。”
分類:解说
《漢語大詞典》:隆指
对天子或上司的旨意的敬称。指,通“ 恉 ”。《汉书·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 汉 蔡邕 《太尉乔玄碑阴》:“辟大将军 梁公 幕府,屡以救正,干其隆指,将军嘉之,无言不讎。” 宋 叶适 《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载驰袢暑,绵涉修程;既达置司,奉将隆指。”
《國語辭典》:指囷  拼音:zhǐ jūn
本指三国时鲁肃指拨一谷仓的米资助周瑜的故事。见《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后用以比喻朋友互相资助。唐。李咸用〈古意论交〉诗:「见义必许死,临危当指囷。」
分類:慷慨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