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69,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指取
指途
粉指
冻指
初指
书指
指星
指屈
咋指
枝指
指嗾
运指
半指
六指
后指
《漢語大詞典》:指取
以指捡取。亦以喻轻易。 唐 孙樵 《刻武侯碑阴》:“ 钟 、 邓 寧能越巖悬兵,决胜指取邪?”宋史·段少连传:“遇事间指取一二自閲,擿其非是者按之。”
分類:指取轻易
《漢語大詞典》:指途
亦作“ 指涂 ”。 谓就道上路。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指途悲有餘,临觴欢不足。”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候晨永归,指涂载陟。” 南朝 宋 谢瞻 《王抚军庾西阳集别》诗:“举觴矜饮饯,指途念出宿。”
《骈字类编》:粉指
妆楼记张尚书妓女多涉猎人有借其书者往往粉指痕印于青编
《骈字类编》:冻指(冻指)
宋 范成大 良乡 新寒冻指似排签,村酒虽酸未可嫌。
《漢語大詞典》:初指
见“ 初旨 ”。
分類:初指
《漢語大詞典》:初旨
亦作“ 初指 ”。 犹初衷,本意。 清 王筠 《菉友肊说》:“虽明知其误,而亦仍之,而后於刻书之义合,而后於夫子之初指合也。”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一致议决吁请 孙先生 文 制止各省代表与 袁世凯 中途议和,领导各省军民同志,扫平伪 满 ,肃清官僚,建立真正共和政体,以贯彻全国彻底革命初旨。”
分類:初衷本意
《骈字类编》:书指(书指)
宋史艺文志褚长文书指论一卷
《分类字锦》:指星
东方朔外传武帝常见彗星朔折指星木以授帝帝指彗星应时星没时人莫之测也
分类:杂木
《漢語大詞典》:指屈
犹言屈指可数。 明 李东阳 《周公墓志铭》:“尤精骑射,知兵习战,近时论边将者必指屈焉。”亦谓屈指计算。 明 李贽 《读史汇·王文成》:“此皆今古大功,未易指屈,则先生与 于 与 杨 又为千古三大功臣焉者也。”
《漢語大詞典》:咋指
谓咬指出血以自誓。 唐 韩愈 《答张彻》诗:“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鐫铭。”
分類:指出出血
《國語辭典》:枝指  拼音:qí zhǐ
拇指或小指旁多生的手指。
分類:大拇指
《漢語大詞典》:指嗾
指使;嗾使。 宋 苏轼 《凤翔八观·石鼓歌》:“东征 徐 虏闞虓虎,北伏 犬戎 随指嗾。”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 洊 攻内侍,实出 方叔 指嗾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蛮 强,则群 苗 亦供其指嗾。”
分類:使
《漢語大詞典》:运指(運指)
谓执笔写字时运动手指。宣和书谱·索靖:“而其自许亦甚高,甞谓……可以命 杜度 运指, 张芝 回腕。”
《国语辞典》:半指  拼音:bàn zhǐ
半个手指,指距离很小。《水浒传》第三四回:「点钢鎗用力刺来,望心坎微争半指。」
《國語辭典》:六指  拼音:liù zhǐ
上下四方。《荀子。儒效》:「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宋。苏舜钦 地动联句:「六指忽摇拽,群蹠初奔驰,丸铜落蟾吻,始异张浑仪。」
《骈字类编》:后指(后指)
相鹤经轩于前故后指短
分类:后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