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指属(指屬)
指示。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周氏 之嚳, 韩氏 之卢,天下疾狗也,见菟而指属,则无失菟矣。”
分類:指属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ǐ
1.对年幼者的称呼。《书经。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自称的谦词。《书经。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3.职官名。掌管祭祀时的相关事宜。《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i
1.男孩子。《红楼梦》第四九回:「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2.僮仆、奴仆。如:「雇一个使唤的小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初八早上,把这两顶旧头巾叫两个小子带在头上,抱著篮子到贡院前伺候。」
3.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國語辭典》:内臣(內臣)  拼音:nèi chén
1.国内之臣,亦指属下诸侯。《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晋。杜预。注:「天子内臣,不得外交诸侯,故不言使。」《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蒙使略通夜郎,而邛笮之君请为内臣受吏。」
2.宫禁亲近之臣。唐。韩愈顺宗实录一〉:「二十馀日,中外不通,两宫安否?朝臣咸忧惧,莫知所为,虽翰林内臣,亦无知者。」
3.宦官、太监。《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复至南垣一小门,题曰:『不忠内臣之狱。』」
《国语辞典》:火下  拼音:huǒ xià
一伙。指属于同一首领辖下的巡逻人员。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防隅巡警》:「更有火下地分,遇夜在官舍第宅名望之家伏路,以防盗贼。」
《國語辭典》:飞地(飛地)  拼音:fēi dì
指行政上隶属于甲地,而所在却在乙地的土地。
《国语辞典》:普通名词(普通名词)  拼音:pǔ tōng míng cí
文法上指属于一般事物的非专用名称。如山、河、草、木、鸟、兽等。简称为「通名」。与专有名词对称。也称为「公名」。